下载此文档

中科院一研究生退学感言.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科院一研究生的退学感言来源: 金荔的日志来到科院才知道,所谓的科学家们也不过是跟在国外大牛后面捡面包渣吃的一群人。小木虫上这篇文章写出好多科院学生的心声! 1. 离开中科院将近两年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写一些东西了。我希望那些日益淡忘的记忆,能被长久保存下来。 2. 2006 年1 月,我正式向中科院某所递交退学申请。经历了种种煎熬,半年后,我终于搬出了青年公寓。实验的不顺, 前途的渺茫, 与老板的争吵, 其他纠缠不清的种种, 突然间都消失了。我感到很轻松,有一种久违的平静。 2006 年整整一年, 我的压力很大, 但我过得很快乐。经历了阵痛之后, 我成功实现了人生的转折: 2007 年4月1号, 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宿。这里没有封闭的实验室, 没有没完没了的实验, 每天不用面对老板不切实际的妄想, 前途也似乎不像以前那么渺茫。最重要的是, 现在我从事的是我喜欢的事业,我愿意为此奋斗。 3. 痛定思痛,我常常想待在中科院的三年,到底给了我什么? 细细想来, 其实收获还是很多的。除了变得理性和客观以外, 科学院还彻底改变了我的许多价值观。比如,现在我不再崇拜学术活动,而是只把它看成一种普通的职业,没觉得它比其他职业更神圣。尤其是现代的学术活动, 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规范化, 越来越依赖于大规模的投资和规范化的管理。科研活动也并不一定需要高智商, 因为创新活动越来越规范化, 创新也就变成了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 理论上说, 只要经过系统训练, 谁都有希望掌握这种技能。所以,在我眼里,科学家也就变成了一种普通的职业。科学家并不意味着聪明过人, 而仅仅代表他有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 有比较规范的思考方式, 有理性客观的态度,能用一些实验(具体的或抽象的实验模型)检验理论或假说。 4. 科学院还让我比较深切地感受了中国学术界的种种怪现状。怪现状之一:中国独特的科研基金审批制度是学术腐败的温床。我们的科研基金大部分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 科学家们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在申请的时候, 需要说明课题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以及可行性。审批通过后,拨付科研经费。当然, 我们毕竟是穷国, 没有太多钱, 所以只能严格审批, 选择性地支持科研项目。这没有错,但也正是这一制度,催生了种种怪现状: A. 埋头做学问的,不一定有经费支持,整天跑关系的财源滚滚。这是很显然的事,政府有权分配经费,这一权力难免要寻租。 B. 科学界的拉帮结派。审批时,需要专家出具意见,又由于近代以来,科学研究分工越来越细化, 所以一个课题, 全国也就寥寥几个专家有资格出具审批意见。那么很显然, 这些圈子的人脉就变得很重要,在这上面投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很值得的。结果导致帮派形成,你审我,我审你,互相吹捧,互相抬高,形势一片大好。最终把钱忽悠到口袋里。 C. 课题立项全是伪" 高精尖"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猖獗。由于科研经费的有限,所以讲究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把大部分经费用在最有价值的课题上,这就导致科学家申请课题时,表面上个个都是高精尖项目,个个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但实际上个个都是虚张声势, 一片浮躁。那些扎扎实实、不招摇撞骗的基础研究项目,逐渐被边缘化。 D. 探索未知世界之前,却要求先拿出地图。学术活动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探索未知领域的。严格来说, 探索是不能规划的, 或者至少是不能非常具体地规划的。而

中科院一研究生退学感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