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树状网计算
树状网特点
1)管段流量的唯一性
无论从二级泵站起顺水流方向推算或从控制点起向二级泵站方向推算,只能得出唯一的管段流量,或者可以说树状网只有唯一的流量分配。每一节点符合节点流量平衡条件qi+∑qij=0
*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专业版
*
2)干线与支线的区分
干线:从二级泵站到控制点的管线。一般是起点(泵站、水塔)到控制点的管线,终点水压已定,而起点水压待求。
支线:起点的水压标高已知,而支线终点的水压标高等于终点的地而标高与最小服务水头之和。
划分干线和支线的目的在于两者确定管径的方法不同:
干线——根据经济流速
支线——水力坡度 充分利用两点压差
*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专业版
*
【例】某城市供水区用水人口5万人,最高日用水量定额为150L/(人·d),要求最小服务水头为16m。节点4接某工厂,工业用水量为400m3/d,两班制,均匀使用。城市地形平坦,,管网布置见图。
水泵
水塔
0
1
2
3
4
8
5
6
7
250
450
300
600
230
190
205
650
150
*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专业版
*
总用水量
设计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50000×=7500m3/d==
工业用水量:
两班制,均匀用水,则每天用水时间为16h
工业用水量(集中流量)=400/16=25m3/h=
总水量:
∑Q=+=
*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专业版
*
比流量
管线总长度∑L:
∑L =2425m (其中水塔到0节点的管段两侧无用户,不配水,因此未计入∑L )
比流量qs:
qs=(Q-∑q)/∑L
其中, ∑q(集中流量)=, ∑L =2425m
则 qs=(Q-∑q)/∑L=(-)/2425=/(m. s)
*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专业版
*
沿线流量
沿线流量q1=qsL:
管段
管段长度(m)
沿线流量(L/s)
0~1
1~2
2~3
1~4
4~8
4~5
5~6
6~7
300
150
250
450
650
230
190
205
300×=
150×=
250×=
450×=
650×=
230×=
190×=
205×=
合计
2425
*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专业版
*
节点流量
节点流量qi=∑q1:
注:,。
节点
节点流量(L/s)
0
1
2
3
4
5
6
7
8
×=
×(++)=
×(+) =
×=
×(++)=
×(+)=
×(+)=
×=
×=
合计
*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专业版
*
水泵
水塔
0
1
2
3
4
8
5
6
7
250
450
300
600
230
190
205
650
150
+
*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专业版
*
因城市用水区地形平坦,控制点选在离泵站最远的干管线上的节点8。控制点的选择?按照经济流速确定管径(或界限流量)。
干管各管段的水力计算
管段
流量(L/s)
流速(m/s)
管径(mm)
水头损失(m)
水塔~0
0~1
1~4
4~8
400
400
300
100
Σh
管网水力计算方法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