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35kV 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及防雷措施[ 摘要]35kV 线路是我国输配电线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输配电线路向广大用户直接分配电能。 35kV 线路属于中压等级的线路, 通常在其运行上没有全线的避雷保护措施, 并且因为线路绝缘子的片数只为 3-4 片, 从而使其线路绝缘水平较低, 一旦遭遇雷雨天气可能会因为配电线路不能有效防雷而产生线路跳闸,从而影响广大用户的正常用电,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不断完善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网络的供电可靠性。本文对 35kV 线路的防雷状况进行概述,并提出有效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35kV 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防雷措施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 为了有效的减少配电线路的雷击故障, 国内外许多学者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 从而提出了许多配电线路防雷和避雷的措施理论, 并且在现今的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发展, 许多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架设避雷线来有效的防护感应雷, 但是相关学者却与其产生争议, 认为感应雷不会对输配线路造成危害,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配电线路的防雷认识。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区域的电力部门已经在雷电观测和防雷保护研究上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并运用到架空输配电线路的施工运行中,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雷击的危害依然是导致配电线路产生故障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 35kV 这种中压线路中,防雷措施的应用不明显,在实际的运行中又会受到雷击的危害,所以更应该加强防雷措施的维护。一、 35kV 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概述 1. 雷电的过电压的类型分析 35kV 的输配电线路的主要作用是向广大的用户直接分配电能, 因此配电线路网络的安全运行与广大用户的用电质量和安全息息相关, 所以就必须通过多种措施来有效的解决线路安全运行, 尤其是雷击的危害,当 35k V 输配电线路受到雷击产生线路故障跳闸, 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有效的降低跳闸率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依据电压形成的物理特性, 来划分雷电过电压的类型:(1) 感应雷过电压, 是指在架空的电路线路附近发生雷闪的现象, 虽然没有直接击中线路, 但是在线路的导线上可以感应出和雷云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 从而形成雷电的过电压。(2) 雷直接击中的导线过电压, 是指电路系统中相关输电设备或者线路被雷直接击中, 而形成强大的雷电流的泄放通路。(3) 雷直接击中杆塔或者被避雷线反击而形成的雷电过电压。具体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1] : 输配电线路的雷击跳闸产生的条件通常情况下, 因为雷击放电而产生的导线对地闪络的现象是不能避免的,同时又因为 35kV 输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不高,所以直接导致线路产生跳闸的现象。具体的 35kV 输配电线路受雷击而产生的条件一共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其一是当线路受到雷击时, 输配线路的雷电过电压比线路整体的绝缘水平要高时, 就会发生线路的绝缘冲击闪络的现象。其二是发生的冲击闪络现象会经过一定的反应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工频电弧,致使 35kV 的输配电线路产生相间短路,线路发生跳闸的故障。 输配电线路的进线段防雷保护存在的问题 35kV 的输配电线路的进线段保护是为了防止线路雷击的普遍性举措, 主要是指在离变电所的一段线路上实行防雷措施, 大概的距离是 1-2 千米左右。具体的措施是当 35kV 输配电线路的全线没有架设避
浅谈35kV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及防雷措施.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