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工业建筑(二) 四、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单层厂房定位轴线是确定厂房主要承重构件位置及其相互间标志尺寸的基准线,也是厂房施工放线和设备安装定位的依据。通常,平行于厂房长度方向的定位轴线称纵向定位轴线,在厂房建筑平面图中,由下向上顺次按 A、B、C ……等进行编号,相邻两条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标志着厂房跨度,即屋架的标志长度(跨度)。垂直于厂房长度方向的定位轴线,称横向定位轴线。在厂房平面图中, 由左向右顺次按①、②、③……等进行编号, 相邻两条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代表厂房柱距,即吊车梁、连系梁、基础梁、屋面板及外墙板等一系列纵向构件的标志长度。标志定位轴线时,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注意减少构件的类型和规格; 扩大构件预制装配化程度及其通用互换性;提高厂房建筑的工业化水平。(一)横向定位轴线横向定位轴线通过处是吊车梁、屋面板、连系梁、基础梁及墙板标志尺寸端部的位置。 1、中间柱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除横向变形缝处及端部排架柱外,中间柱的中心线应与横向定位轴线相重合。此时,屋架端部位于柱中心线通过处。连系梁、吊车梁、基础梁、屋面板及外墙板等构件的标志长度皆以柱中心线为准,柱距相同时,这些构件的标志长度相同, 连接构造方式也可统一。 2、横向伸缩缝,防震缝处柱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在单层厂房中,横向伸缩缝、防震缝处一般是在一个基础上设双柱、双屋架。各柱有各自的基础杯口,这主要是考虑便于柱的吊装就位和固定。双柱间应有一定的间距,这是由于双杯口壁要有一定的厚度和构造处理的要求而定的。如其定位轴线的标定仍与中间柱的标定一样,则吊车梁间和屋面板间将出现较大的空隙使它们不能连接。为使吊车的运行和屋面的封闭,则需采用非标准的补充构件连结吊车梁和屋面板。这样处理使构件类型增多,不利于建筑工业化。为了不增加构件类型,有利于建筑工业化,横向变形缝隙处定位轴线的标定,是采用双轴线处理。各轴线均由吊车梁和屋面板标志尺寸端部通过。 3、山墙与横向定位轴线的联系山墙为非承重墙时,墙内缘和抗风柱外缘应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端部排架柱的中心线应自横向定位轴线向内移 600 毫米,端部实际柱距减少 600 毫米。定位轴线与山墙内缘重合,可保证屋面板端部与山墙内缘之间不出现缘隙,避免采用补充构件。端柱中心线自定位轴线内移 600 毫米,是由于山墙设有抗风柱, 该杭风柱须通至屋架上弦或屋面梁上翼缘处,其柱顶用板铰与屋架等相连结,以传递风荷载。因此,端部屋架或屋面梁与山墙间应留有一定空隙,以保证抗风柱得以通上。一般情况下,端柱内移 600 毫米后所形成的空隙已能满足抗风柱通上的要求,同时也与伸缩缝处定位轴线的处理相同,以便于构件定型和通用互换。山墙为砌体承重墙时,墙内缘与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应为λ应按砌体的块料类别分别为半块或半块的倍数或墙厚的一半。这样规定,是考虑当前有些厂房仍有用各种块材(如各种砖块或混凝土砌块等)砌筑厂房外墙的现实情况及为保证构件在墙体上应有的支承长度,同时也照顾到各地有因地制宜灵活选择墙体材料的可能性。(二)纵向定位轴线纵向定位轴线在柱身通过处是屋架或屋面大梁标志尺寸端部的位置,也是大型屋面板边缘的位置。 1、墙、边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联系纵向定位轴线的标定与吊车桥架端头长度、桥架端头与上柱内缘的安全缘隙宽度以及上柱宽度有关。为使吊车跨度与厂房跨度相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L— Lk=2e 式中 L——厂房跨度(m) ; LK ——吊车跨度(吊车轮距) (m) ; e——轴线至吊车轨中心线的距离,一般取 750 毫米。当吊车起重量大于 50 吨时或有构造要求时,可取 1000 毫米。砖混结构的厂房中,当采用梁式吊车时允许取 500 毫米。纵向定位轴线的标定分以下两种情况。其选用是根据柱距大小和吊车起重量大小而定。(1)轴线与外墙内缘及柱外缘重合,即 ac = 0,h= h0 这种标定法适用于无吊车或只设悬挂式吊车的厂房以及柱距为 6m ,吊车起重量≤ 20/5t 的厂房。因为吊车起重≤ 20/5t 时,其相应的参数为: h=h0=400mm ; B=260mm Cb ≥ 80mm 。根据公式 e- (B+ho) ≥ 80mm 。即 750- ( 260+400 ) =90mm > 80mm 说明安全缝隙宽度大于允许宽度。(2)轴线与柱外缘之间增设连系尺寸 ac , 即 h0 =h-ac , ac 值应为 300 或其倍数。当墙体为砌体时,可采用 50mm 或其整倍数。这种标定法适用于柱距为 6m ,吊车起重量≥ 30/5t 的厂房。因为此时其相应参数为: h=400mm ; B=300mm ; Cb=80mm ,如仍采用第一种标定法, 即 ac=0, h=h0 时, 则根据公式 e-(B+ho) ≥ Cb, 即 750- ( 300+400 )
04 工业建筑(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