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镧对黄豆种子活力的影响摘要: ????????????????????????? 20? 120 mg/L ???????? 24h????????????????????????????????????????? 120 mg/L ?????????????????????? 140 mg/L ??????????????????????????????????????????????????????????关键词: ????????????????早在 1917 年。我国学者钱崇澎和美国 Ostenhout 就报道了稀土元素 Ce 对水稻的生理作用[1 ]。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稀土无机化合物( 稀土硝酸盐为主) 作为农业施肥的辅助因子, 研究其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实验发现, 稀土元素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作物生长、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及根、芽的生长[2 ,3 ]。大量研究表明稀土元素浸种能提高小麦、水稻、大麦、蔬菜和油料作物种子等的发芽, 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但对于低浓度稀土元素促进种子萌发、生根和植株生长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植物激素和酶有关。虽然如此, 这方面仍缺乏系统的研究。镧是重要的稀土元素, 本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镧溶液浸种处理研究其对黄豆种子活力及萌发期间呼吸速率、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 旨在系统地揭示稀土元素?促进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基础。[4 ] 种子活力是指种子的健壮度, 包括迅速、整齐萌发的发芽潜力、生长潜势和生长潜力等。在种子成熟后的采收、加工、储藏过程中,种子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劣变,引起活力衰退。有实验证明适量应用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益的, 它能促进植物的生理活性和相关的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提高种子的活力。[5 ] 1 .材料与试剂 实验材料黄豆种子 实验器材培养皿﹑玻璃棒﹑烧杯﹑纱布﹑烧杯﹑量筒﹑滤纸﹑恒温培养箱﹑电子天平﹑温度计、酸式滴定管﹑广口瓶﹑干燥管﹑尼龙网制小蓝 实验试剂不同浓度的氯化镧溶液﹑去离子水﹑ mol/L 的氢氧化钡碱液﹑ 1/ 44mol/L 的草酸溶液﹑指示剂 2 .方法与步骤 材料处理首先将种子用 % 氯化汞消毒 15min , 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 再分别用 0( 对照, 去离子水)、 20 mg/L 、 40 mg/L 、 60 mg/L 、 80 mg/L 、 100 mg/L 的氯化镧溶液浸泡 48h (每 24h 更换一次溶液) ,以去离子水浸泡作对照。 实验步骤 萌发实验浸泡完后将经上述处理的种子各选 20 粒播入垫有三层湿纱布的培养皿中。置于 25℃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做萌发实验,逐日统计发芽种子数。第四天(加浸种共 6 天)计发芽势,第八天计发芽率。并根据公式 Gi= Σ(Gt/Dt) 计算发芽指数( Gi :发芽指数; Gt :在 t 日的发芽种子数; Dt :相应的发芽天数) 。从各培养皿中分别取 10 株幼苗烘干至恒重后称重,并根据公式 VI=Gi ×S 计算活力指数( VI :发芽指数; S :单株幼苗平均重量)。[6 ] 呼吸速率的测定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生理指标是呼吸速率及植物的单位鲜重、干重和原生质在一定时间内所放出的 CO 2 的体积或消耗的 O
植物生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