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 780 米。面积约 2400~3000 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其水源是塔里木河, 或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 周围沙漠化严重, 在 20 世纪中后期迅速退化,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完全干涸。综述罗布泊[1] 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 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此后湖水减少, 楼兰城成为废墟。 1921 年后塔里木河断流, 湖水又有增加, 1942 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 3,000 平方公里。 196 2 年湖水减少到 660 平方公里。 1970 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因为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 100 0 公里,使 300 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敦煌、哈密、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若羌都处于罗布泊周边地区。罗布泊核试验场的面积大约是 10 万平方千米。成因根据湖水变化,一些探险家认为罗布泊为「游移湖」或「交替湖」, 摆动于北纬 39°~ 40°和 40°~ 41° 之间。近来中国科学家作了实地考察, 发现湖泊的西北隅、西南隅有明显的河流三角洲,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孔雀河水系变迁时, 河水曾从不同方向注入湖盆。湖盆为塔里木盆地最低处, 入湖泥沙很少,沉积过程微弱。湖底沉积物的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汇水中心。只是湖水有时偏北,有时偏南,并非大范围的「游移」。现状现在的在若羌县境内东北部,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我国的一个湖泊,海拔 780 米,面积约 2400-3000 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自 20 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 赫定首次进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并且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的受到来自敦煌的祁连山冰川融水疏勒河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那里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已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 71℃。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未解之谜“大耳朵”罗布泊大耳朵 1972 年7月, 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 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 不但有耳轮、耳孔, 甚至还有耳垂。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呢? 洪水冲击说流行观点认为,这主要是 50 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 穿经沙漠, 挟裹着大量泥沙, 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 并按水流前进方向, 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 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不同观点, 科学家们众说纷纭, 争论不已, 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诡异事件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 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 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 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 枯骨到处皆是。唐代
罗布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