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东汉辞赋第一节班固、张衡的京都赋?京都赋的缘起?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两者对比?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一、京都赋的缘起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杜笃《论都赋》→傅毅《洛都赋》、《反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南都赋》→左思《三都赋》◆扬雄的《蜀都赋》虽未造成巨大影响,但已为赋的创作开辟出新的道路。◆直至西晋左思的《三都赋》等汇成京都赋创作这一潮流二、班固《两都赋》班固(建武八年 32 年—永元四年 92 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 迁为郎,典教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伦》,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而非长安,这件事成为当时一大议论焦点,已引起了文学家们的普遍关注。杜笃的《论都赋》即为此而作。班固的《两都赋》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但所持观点相反。(二)创作目的一则因“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一则因“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睠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故作《两都赋》“以极众人所眩 YI,折以今之法度。”(一)创作背景在《西都赋》中,作者主要通过西都宾之口, 盛赞西都长安的富庶和繁华。赋从西京的历史渊源、形势险要入笔,历举都市之繁华,士女之优游, 达官贵人之麇( qún)集,游侠豪强之竞逐,以及郊畿之富饶,宫殿之雄伟,苑囿之著名,出游之雄壮,射猎之尽情等,浓墨重彩,逐一描写。(三)创作内容《两都赋》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 实为上,下篇。赋作于汉明帝时期,作品借“西都宾”和“东渡主人”两个虚拟人物的对答结撰全篇。昭阳特盛,隆乎孝成。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裛( yì)以藻绣,络以纶连。随侯明月,错落其间。金釭( gā ng )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 夜光在焉。于是玄墀( ch í)扣砌,玉阶彤庭,碝( ruǎn)磩( qì)彩致,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红罗飒纚( lí), 绮组缤纷。精曜华烛,俯仰如神。在汉大赋中,极力铺张描绘的事物多是作者要否定的东西, 《两都赋》也是这样。作者极写西都之繁华奢侈,目的在于树立一个批判的靶子,以为理论的根本。所以在西都宾尽情炫耀一番之后,东都主人喟然叹曰: “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恶睹大汉之云为乎? ”在批判了西都宾的浅陋之后,作者又借东都主人之口,盛赞东都洛阳的文治武功和法度之美,这些构成了《东都赋》的主体框架。?过渡之后,赋从批判王莽乱政入笔,历叙光武帝的丰功伟绩,汉明帝的贤德英明,接下来铺写增建宫室、开发苑囿、春蒐( sō u)冬授、祈天祀地、安抚诸邦、宴飨臣僚、修治礼仪、德被四海等等,最后以帝王下明诏,昭节俭作结。作者在这一系列铺写中,处处有意突出东都的一切符合法度,不逾礼制,以与西都相对比,彰显自己的创作意图。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御, 孰与处乎土中,平夷洞达,万方辐凑?秦岭九嵕( zō ng ),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溯洛,图书之渊?建章、甘泉,馆御列仙,孰与灵台、明堂,统和天人?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游侠逾侈,犯义侵礼,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
京都赋-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