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乡天台观.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家乡天台观江南第一神山———天台观! 天台山由珠宝山、陪山和主峰天台观三峰组成, 三峰卓立, 势压群山。清代以" 莫敏卓荦" 而闻名的诗人陈嵩极登天台山吟下了这样的诗句: " 绝岭聚青霭,孤城隔翠微,梦魂犹蹑险,云外一身归。" 天台山这神与道教鼻祖张天师有关。相传上古时期, 四大天王漫游四海,看见西陵峡口紫气缭绕,珠光四射,顿起凡心,遂滚落凡尘,不料激怒了玉帝,只得仓皇逃走。但这事却惊动了夔门青白两条巨龙, 二龙顺江而下,争功不止,搅得民不聊生。恰逢张天师到了夷陵,在天台山顶修起一座道观,取名天台观,镇住了二龙。沿天台山底小丘而上, 先是一段之字形石阶, 接着是两边悬崖百丈的" 薄刀刃", 再过山腰间一条平坦的小道, 便到了珠宝峰。向西过丈余长宽仅容足的危径,登人工在悬崖上凿成的百级石梯,进一天门。天门内雷祖大帝泥胎金身高逾一丈,扬鞭怒目,备极威武。再攀石级, 上主峰极顶, 现一约十平方丈的平地。进坪处有一小庙, 内塑四大天王,各具神态。坪中大庙高耸,正殿中塑玉皇坐像,高一丈二尺,含威不怒,自然摄人。正殿之前,有一天井,活水盈盈,冬暖夏凉,金鱼游其内, 水草摇其中, 清澈明净, 涤凡除尘, 实乃仙家造化。正殿四周, 依山为本, 有吊楼。名师高僧, 善男信女, 游客来宾在吊楼凭栏远眺, 或用素斋, 或品清茶, 或观尘世, 或议玄机, 真是悠然若仙。天台观不仅是僧道乐土, 而且是旅游胜地。在这里, 西南方向群山起伏, 隐现于云波雾浪之中: 西北方向, 蜿蜒曲折的西陵峡航道清晰可辨, 江涛声隐约可闻; 东望宜昌全市尽收眼底; 东南方向, 是辽阔无垠的江汉平原。既可观看二龙戏珠的名山, 又可尽览西陵风光, 一直游客不断。( 游记) 江南有一座有名的山叫天台观,它一面位于联棚乡泉水村,一面位于桥边镇白马溪村和六里河村, 远看此山如二龙戏珠, 两个龙头咬着珠子高高抬起, 山势雄伟峻峭。山上绿树环绕, 树木苍翠而秀丽。传说古时候天上的玉皇大帝放一天珠于此山顶,命管理江水的川、鄂两龙抢取,“谁得此珠, 便为江上主管。”两龙得命直奔此山。由于川龙顺流直下疾速快捷, 而鄂龙逆水而行非常吃力, 眼看川龙即将张嘴咬住天珠之时, 鄂龙竭尽全力昂首一纵, 将天珠的另一半咬在口中, 据说还挣断了脖子后面的七寸, 这样就形成了二龙戏珠的断峰山形。走进龙家冲沿着蜿蜒崎岖的小路, 来到观下, 抬头仰望, 四周全是斧劈刀削的绝壁, 唯有一陡峭的小径沿壁而上, 特别是来到当时称之为“山门”的地方,更是陡峭无比,只容一人踏着

家乡天台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