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
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尤
学
荣
郭村小学
伟大导师列宁曾经说过:"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因此,小学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推广,音乐课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唱唱歌而已,而是即将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综合型的艺术课,音乐课的内容也就变得越来越丰富、全面了。在这样一个类型的学科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课堂内的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
就拿音乐课中的欣赏课来说吧,它强调以容纳声乐、器乐、东方、西方、古典、现代音乐于一身,包含有丰富的音乐知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以及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 。一般说来,欣赏课是学生通过听觉来接受知识信息的。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听觉疲劳。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了欣赏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更多的音乐知识。
当欣赏一段乐曲时,在老师将作曲家、作品创作背景等相关因素讲解之后,初听时学生的理解会很粗浅,很浅薄。但一幅图片,一段文字可以使音乐形象具体化、直观化,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加以重点的提示,在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形象,创设音乐情境方面,收效甚佳。如:一年级的欣赏曲目--《玩具兵进行曲》。全曲分为了三个片段,分别描述玩具兵在“游行”、“玩耍”、“回家”。虽然三个段落的音乐,无论是节奏感的表达还是音乐形象的描绘都很形象、生动。可是,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光听是听不懂的。于是,在听片段音乐的过程中,分别为这段音乐配上相应内容的VCD画面,他们对曲子的内容的认识就会在听与看中完成。就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音乐形象,感受了音乐内涵。在理解了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进一步表现音乐的内容,就会轻而易举了。
一 、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例如,在教授唱游课《小企鹅》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南极,很少看到过企鹅,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学会唱后,可以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我也骑马巡逻去》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少儿歌曲,在教学中可利用
“超级解霸”软件,把有关蒙古大草原、那达慕盛会等风光录入硬盘,再配上二胡独奏曲《赛马》,在导入时,先问学生去过蒙古没有,想不想亲自
尤学荣音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