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金属热处理及表面处理金属热处理及表面处理一、金属热处理在固态下加热金属,并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温一定的时间,再以一定的方式冷却,通过金属内部的组织转变改变金属性能的工艺。
一、金属热处理
在固态下加热金属,并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温一定的时间,再以一定的方式冷却,通过金属内部的组织转变改变金属性能的工艺。
金属热处理工艺
一般地说,热处理工艺的基本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由于热处理时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时间,所以各种热处理都可以用温度—时间曲线来表示,叫做热处理工艺曲线,
临界温度
保温
淬火
回火
加热
冷却
温度
时间
图3-14 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
1、常用热处理工艺
常用热处理工艺可分为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
、正火、淬火和回火。
、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等。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又叫化学热处理。
1)退火
退火是将钢件加热,保温后以极缓慢的速度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退火可以达到的目的:降低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消除内应力,为下一道淬火工序作好准备。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便于进行冷冲压或冷拉拔加工。
常用退火工艺
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等温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2)正火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的作用与完全退火相似,两者的主要差别是冷却速度。退火冷却速度慢,获得珠光体组织;正火冷却速度较快,得到的是索氏体组织。因此,同样钢件在正火后强度和硬度比退火高,而且钢的含碳量愈高,用这两种方法处理后的强度和硬度的差别愈大。
3)淬火与回火
(1)淬火
将钢加热至Ac3线或Ac1线以上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迅速冷却,从而获得马氏体组织的工艺叫淬火。
4)回火
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取出空冷或油冷的热处理工艺过程称为回火。
根据加热温度的不同,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加热温度在150~250℃之间,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这种回火主要是为了降低钢中的残余应力和脆性,而保持淬火后得到的高硬度和耐磨性。主要用于各种工具,滚珠轴承及渗碳件等。硬度一般为HRC58~64。
金属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