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6).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
1、厘米和米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例题:( ) ( )
1米=100厘米。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如果不是“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就用大数减小数。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 这支铅笔长(   )厘米。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厘米
(2)从刻度2到8是( )厘米。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
   4米○5厘米     99厘米○1米  30厘米○3米
2、线段
线段的特征:
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
例题: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划线段时必须画上端点,标明长度)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退位和进位必须写上进位1和点上退位点!!!)
1、笔算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满十进一;
(4)横式结果。
75+7= 34+59= 63+35= 53+27=
2、笔算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从十位上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4)横式结果。
50-24= 45-3= 70-19= 44-38=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列两个竖式。
28+35+17= 90-34-27= 26+(86-59)= 64- (17+28)=
易错的地方:
1 抄错数字
2 抄错运算符号
3 忘记进位和退位
4 20以内的计算还算错 比如11-9 16-7 7+9 6+7
5 横式忘记写答案
6 两个算式的计算题,忘记写第二个,或者不写第一个 例如 64- (17+28),必须写两个算式。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例题: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标符号,特别是直角符号。写名称。
例题:任意画一个角。
(3)角的大小及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及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
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
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
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写上各部分名称。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例题: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4)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例题:判断:黑板上的直角比课本上的直角大。( )
(背过)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
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
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对于数学书42页拼三角板的图,学生必须会判断三角板拼出的角是锐角,钝角
表内乘法(一)(二)
1 口诀必须背熟、背过。填口诀的题目不能错。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2 × 5 = 10;
乘数 乘数 积
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1.10 MB
  • 时间2020-12-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