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麻醉的护理
手术室
眼科手术麻醉的护理
眼部手术的麻醉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目前眼部手术多采用局
部麻醉。全身麻醉主要用于儿童的各种麻醉、精神紧张难以自控的
成人手术、手术范围广时间长的手术、患者要求全身麻醉且无麻醉
禁忌症者。
麻醉方法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止痛完善、
操作简便、能适应手术的需要,并考虑患者的要求
外眼手术的麻醉要求与一般外科手术的要求相同,而内眼手术则要
达到以下要求
(1)手术眼球固定不动,眼睑不能闭合
(2)眼球和有关的附属器被充分麻醉
术中眼压及血压控制平稳
(4)麻醉过程不出现眼心发射、恶性高热、紧张或恐惧表现
(5)全身麻醉过程平稳,无呕吐、血压波动、咳嗽或呼吸抑制
(6)术后有适当的镇痛时间
第一节局部麻醉的护理
眼科手术涉及的范围较小,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只要患
者合作,大部分眼科手术均可在局麻下顺利完成
局部麻醉的种类
眼科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
)表面麻醉
结膜及角膜可通过滴表面麻醉药达到麻醉的目的,常用于结膜、
角膜的拆线,以及结膜和角膜的某些小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等
表面麻醉也常作为其他麻醉方法的补充。常用的表面麻醉药有
丙美卡因、丁卡因。
(二)浸润麻醉
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直接注入手术切口部位的组织内,
以阻滞该部位组织中神经末梢,达到麻醉作用浸润麻醉包括:结
膜下浸润麻醉、筋膜囊下浸润麻醉、皮下浸润麻醉。
(三)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是把麻醉药直接注射在神经干或神经分
支的旁侧,以麻醉该神经支配的区域
1眼球手术的神经阻滞麻醉:眼科手术最常用的阻滞麻醉是
对面神经支配的眼轮匝肌制动动麻醉以及对三叉神经第
(眼神经)的各分支及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作感觉
麻醉。
(1)面神经阻滞麻醉:目的是达到眼睑制动,消除术中
眼睑闭合对眼球产生的压力
球后阻滞麻醉:在眼球后的肌锥内注入麻醉药物
以便阻滞第
脑神经,以及第脑神经的眼神经分
支,令眼
球固定不动,并使结膜、角膜及葡萄膜的知觉消失;同时可以
降低眼肌张力,令眼眶内血管收缩,有降低眼压的作用。
(3)球周阻滞麻醉:将麻醉药注射到肌锥外的眼球周围软组织
内,让药物自行扩散到肌锥内达到麻醉作用
(1)泪腺神经阻滞麻醉:可麻醉上睑外侧皮肤、结膜及泪腺。
(2)额神经阻滞:可麻醉上睑中央大部分皮肤及结膜、前额皮
肤
(3)眶上神经阻滞:可麻醉前额内侧皮肤、上睑内侧的皮肤及
结膜
(4)滑车上神经阻滞:可麻醉上睑鼻侧的皮肤及结膜。
(5)滑车下及筛前神经阻滞:可麻醉内眦部皮肤、结膜、泪囊、
鼻腔外侧前部、筛窦和鼻中甲前部。
(6)眶下神经阻滞:可以麻醉除内、外眦以外的下睑皮肤、上
唇、泪囊窝下部及鼻测。
(7)面神经麻醉:可以麻醉到眶外侧部分。
局部麻醉的护理
(一)表面麻醉的注意事项
,应常规压迫泪囊区3~5分钟,以防止药液流入咽
喉吸收中毒
,故滴药后
嘱患者立即闭合眼睛及不能滴太多次,以便减少角膜上皮损害
3为达到良好的表面麻醉效果,滴眼前应先擦去眼泪,嘱患者向
上注视,然后拉开下眼睑,将药液滴在下方结膜囊内,再轻轻
闭合眼睑
,特别在结膜充血时,麻醉药较快被吸收
麻醉持续时间较短,为了加强药物的麻醉效果,可合并用肾上
腺素滴眼。必要时可改用接触麻醉法,即用小棉签蘸上麻醉药
然后直接按在需麻醉部位,如泪点,半分钟可达到麻醉效果
(二)局部麻醉的注意事项
,导
致局部血管扩张,麻醉作用越强,血管扩张
更明显。因此,可在每10m局部麻醉药物
%肾上腺素1~2滴,起对抗血管扩
张的作用,增强局部麻醉效果,还可减少术
中出血和对抗局部麻醉药物的心血管抑制作
用。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
青光眼患者禁止加用肾上腺素
,
注射前或改变针尖部位之后应先回抽注射器,无回血后
方可注射药物
如将药物误注入血管内,会导致生命危险
,以免导致感染扩散。
、剧痛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可适当
加大镇痛、镇痛药物剂量。
、颅内压升高、呼吸功能不全、支气管哮
喘及肝功能严重损害者,慎用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
哌替啶。
、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及肾上腺素
皮质功能亢进者不宜用阿
眼科手术麻醉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