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浮式基础
可将风电组安在水深较大海域,该区域风速较稳定,风资源丰富,可利用小时数多。
风电机组安装位置可以移动,并便于拆除。
安装在远离海岸线的水域,消除视觉影像,并大大降低噪音、电磁波对人类生活的影像。
采用集成结构,使海上安装程序简化,同时费用也大幅降低。
浮式基础的优点
第五章:浮式基础
1994年英国的Garrad Hassan等人对在采用悬链线系泊的Spar平台上设置单涡轮风电机组的方案进行了评价,这是最早针对风电机组浮式基础开展的详细研究。
2006年在挪威的Marintek,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Spar为基础的风电机组概念模型正式出现。
2006年Fulton等人正式提出了半潜式船体作为浮式基础的海上风力发电浮式基础。
2008年夏,英国的 Blue H 公司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海上浮式风力机样机(见图5-1),二叶风力机与浮式基础在岸上合体后拖航至安装地点。
2009年,Dominique Roddier等人提出了风电机组浮式基础的设计基础和资格准入问题,大大推动了风电机组浮式基础的发展。
海上风电浮式基础的发展
第五章:浮式基础
内容大纲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Spar式基础
张力腿式基础
半潜式基础
新型浮式基础
悬链线锚泊
锚系计算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浮式基础结构的分类
Spar式基础
Spar式基础的上部主体是一个大直径、大吃水的具有规则外形的浮式柱状结构,主体中有一个硬舱,位于壳体的上部,用来提供平台的浮力。中间部分是储存舱,在平台建造时,底部为平衡稳定舱。
当平台已经系泊并准备开始生产时,这些舱则转化为固定压载舱,用于吃水控制。中部由系泊索呈悬链线状锚泊于海底。系泊索由海底桩链、锚链和钢缆组成。锚所承受的上拔荷载由打桩或负压法安装的吸力式沉箱来承担。
可分为Spar式、张力腿式和半潜式三种结构型式。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Spar式基础特点
Spar式基础吃水大,并且垂向波浪激励力小、垂荡运动小,因此Spar式的基础比半潜式基础有着更好的垂荡性能,
但是由于Spar式基础水线面对稳性的贡献小,其横摇和纵摇值较大。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张力腿式基础
张力腿式基础主要由圆柱形的中央柱、矩形或三角形截面的浮箱、锚固基础组成。
张力腿式基础的浮力由位于水面下的沉体浮箱提供,浮箱一侧与中央柱相连,另一侧与张力筋腱相连,张力筋腱下端与海底基座模板相连或直接连接在桩基顶端。
有时候为了保证风电机组的位置,还会安装斜线系泊索系统,作为垂直张力腿系统的辅助。固定设备主要包括桩和吸力桶。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张力腿式基础
张力腿式基础是利用绷紧状态下的锚索产生的拉力与平台的剩余浮力相平衡的。
张力腿式基础也是采用锚泊定位的,但与一般半潜式平台不同,其所用锚索绷紧成直线,不是悬垂曲线,钢索的下端与水底不是相切的,而是几乎垂直的。用的是桩锚(即打入水底的桩为锚)或重力式锚(重块)等,不是一般容易起放的抓锚。
张力腿式基础的重力小于浮力,所相差的力量可依靠锚索拉力来补偿,而且此拉力应大于由波浪产生的力,使锚索上经常有向下的拉力,起着绷紧平台的作用。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张力腿式基础的特点
张力腿式基础具有良好的垂荡和摇摆运动特性。
缺点是张力系泊系统复杂、安装费用高,张力筋腱张力受海流影响大,上部结构和系泊系统的频率耦合易发生共振运动。
优点
缺点
半潜式基础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半潜式基础通过位于海面位置的浮箱来保证风电机组在水中的稳定,再通过辐射式不知的悬链线来保证风电机组的位置。
半潜式基础的浮箱平面尺寸较大,高度较小,依靠浮箱半潜于水中提供浮力支撑,浮箱平面尺寸足够大,以保证风电机组抗倾稳定性。
半潜式基础特征
半潜式基础吃水小,在运输和安装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相应的费用比Spar式和张力腿式基础节省。
浮式基础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新型浮式基础
海面浮动结构技术属于半潜式结构的衍生基础结构,如图5-5所示,主要由压水板、桁架结构、立柱和系泊线组成。
由日本技术人员提出的浮式混合风力发电机可以同时进行风力发电和波浪发电,该概念设计综合了半潜式平台和 WaveDragon 波能转换装置的设计思想,如图5-6所示。
此外,采用悬链线和张力筋腱混合系泊定位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第五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