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备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一、教学目标 1 .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 认识角和三角形, 知道周角、平角及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 2 .结合实例,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 30°、 45 °、 60°、 90° 度的角。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三角形分类和验证三角形的内和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 .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角与三角形的知识, 发展空间观念, 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4 .能够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体验角和三角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内容了解平角、周角, 系统认识角, 教的大小的比较, 角的度量和分类, 画角; 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征,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全面认识角和三角形。教学难点:画角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上学习的, 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是: 1. 选取现实的物品作为素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会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3. 内容的编排,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4. 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四、教学措施 1. 灵活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 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 2. 要重视操作活动,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 科学组织探索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4.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构建。 5. 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体会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四、教学课时本单元建议教学九课时。第一课时------------ 认识平角和周角第二课时------- 测量直观比较角的大小第三课时------------ 角的画法第四课时------- 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性第五课时---------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第六课时--- 三角形的底和高及高的画法第七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八课时-------------- 我学会了第一课时《认识平角和周角》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平角、周角并系统地认识角 2. 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二、预习学案 1 .课件出示图形. (1) 上面画的都是什么图形? (2) 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3) 指名到黑板上比较角的大小. (4) 角的大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2. 指名在黑板上画角并说出画角的步骤. 三、导学案 1. 制作活动角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活动角。 2. 认识平角和周角以组为单位, 引导学生玩活动角, 在玩的过程中, 把得到的各种不同形状的角沿边画下来,通过比较,了解两种特殊的角----- 平角和周角,初步建立角的概念。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 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 角有很多种, 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 ( 板书:角的分类) 3 .认识直
第3单元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