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递:吹牛的故事
吹牛的故事
“吹牛”意指夸口、说大话。相传,古时候黄河水急浪恶,难以行舟。人们就想出了个好点子:用皮筏来代替木船。皮筏大多用牛皮制成,那时没有打气筒,只能用嘴吹胀牛皮,于是就有了“吹牛”这个词。因为吹气时鼓起腮帮子,面红耳赤,一副争强好胜的样子,人们就逐渐把“吹牛”引申为说大话。本期就为大家奉上一组“吹牛”的故事。
吹牛比赛
一个村里有两个老头,都好吹牛,可是到底谁是全村的吹牛大王呢?两人决定比试一番。
这天晚上,全村人都聚在大榕树下乘凉聊天,两个老头遇上了。家常话没说几句,甲老头就言归正传了:“要说吹牛,那也不是谁都能吹的,它也是一门学问……”
乙老头不服气地说:“有啥学问?编个段子,吹吹牛皮,还不是小事一桩?”
甲老头就说:“不信咱就来赛赛。谁能吹出最大的东西就算谁赢了。”乙老头答应了。
甲老头先来:“我爷爷的力气很大。那年他出海捕鱼,用渔网捉住了一条鲸鱼。我爷爷把鲸鱼拖回来,剖开肚子一看,肚子里有条大轮船。”
乙老头听了笑道:“这事我知道,那轮船上装的全是毛线。你爷爷把毛线送给我爷爷了,我奶奶把所有的毛线都用完了,才给我爸织了一顶小毛线帽。”
甲老头不甘示弱,说:“你爸爸刚把帽子戴在头上,我爷爷养的小鸟飞过来,轻轻地就把那整船毛线织的帽子叼走啦。”
乙老头说:“我爸一看,提溜起两座大山,朝小鸟就扔了过去。”
甲老头听到这儿,没词了,眼看就要输了。这时,甲老头的小孙子笑了,吹出一句牛来,所有人都呆住了。小孙子说:“那扔出去的两座大山没砸着小鸟,落在我爷爷的饭碗里了。爷爷一看,生气地说,也没刮风,从哪儿掉下来两粒沙子啊……”
各认亲友
古时候有个人爱慕虚荣,总要抓住一切机会吹牛争面子。一天,这人和朋友出门散步,一顶官轿迎面过来。这人忙对朋友说:“轿里是我的亲戚,省得他下来招呼,我们躲到路边去吧。”
他们避到路边不久,又有人坐着豪华的马车迎面而来。这人又对朋友说:“这是我好友的车,省得他下车寒暄,也躲一躲吧!”
两人一路走去,只要碰上达官贵人的车轿,这人总是那么一套话。
这时,路边来了一群乞丐,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朋友见状,忙把那个爱吹牛的人拉到路边,说:“这些都是我的亲戚朋友,我们也躲一躲吧。”爱吹牛的惊讶地问道:“你哪来那么多穷亲戚、贱朋友?”
朋友笑道:“富的贵的都被你认去了,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神桥
阿凡提的朋友去了一趟印度,归来时阿凡提前去迎接。朋友一见到阿凡提,就滔滔不绝地说起在印度的所见所闻。说着说着,他开始吹起牛来:“我在印度见到一根黄瓜,足有一座山那么大。”
阿凡提一听便知他在吹牛,就对他说:“你去印度后,我们在家乡修了一座被施过法
经典传递-吹牛的故事-幽默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