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镇实验高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doc江镇实验高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江镇实验高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求真务实打造江镇人民满意的教育品牌
——2016年9月一2019年7月江镇市实验高级中学发 展规划
“十一五”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进入深度发 展的时期,在新课程背景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 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 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打造江 镇人民满意的教育品牌,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促进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江镇市实验高级中 学三年(一)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背景
我校成立于2001年4月,由原各具有80年左右办学历 史的江苏省江镇师范学校和江镇市第三中学高中部整合而 成。五年来,学校总计投入5700万元,校园面积达到120 余亩,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达到了绿化、美化 要求,教学手段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学校规模从22个班发展 到52个班,教职工队伍从80余人扩大到198人。目前,学 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育教学已初步形成体系和特色, 以扎实的管理和显著的同比提升率被江镇教育界誉为'‘实 高现象”。
一、办学优势
1、 学校精神业已形成
建校以来,全体教职工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 校训,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自加压力、负重前行,"校 荣我更荣,我强校愈强”已成为实高人的共识,“包容、和 谐、进取、创新”已成为学校的精神底蕴,2005年度我校被 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2、 青年教师渐趋成熟
通过“135工程”、"青蓝工程"、“传帮带工程"的实 施,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各学科的生力军。目前 有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科技骨干4名,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28名。近三年,先后有语文学科的丁国斌老师、数学学科的 杨勇老师分别荣获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美术学科的顾宏宇 老师荣获全国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精力 充沛、接受新知识快速,具有后发优势,他们是我校未来发 展得以倚重的重要力量。
3、 精细化管理渐显成效
我校长期以来重视对教育管理的研究,虚心学习教育先 进地区的经验,在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本校特 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性的管理要求 已被教职工所普遍认同,精细化管理的成效逐步明显。
4、 以“ 1146工程”为统领的德育体系初步构建
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确立一个递进式的德育 培养目标、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德育课程体系、拓 宽四个适合高中学生特点的德育载体、加强六个方面的思想 道德教育,简称为“1146工程”,重做人教育、重习惯养成、 重班集体建设,走出了一条切合校情的德育之路,被评为 “江镇市德育先进学校”。
5、以艺术实验班为起点、深化美育的办学特色逐步彰 显
学校自确立“创建具有一定特色的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的目标以来,依托师资、设施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经 过周密谋划、大胆探索,在艺术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目前与市属相关初中、小学、少年宫建立了 “4321”艺术特 长生系统化培养模式,2005年、2016年连续两届艺术实验 班高考全面丰收,本一本二上线率达90%。2004年被评为'‘江 镇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二、问题与挑战
尽管我们面临着基础教育发展均衡化的机遇,但由于历 史沿革的因素,在可预见的几年内,学校的生源质量不会有 明显改变。因此,我校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现有的生源 状况与社会各界热切期望学校高质量地实施素质教育要求 之间的矛盾。
其实质表现在:
(1) 目前学校教育、教学骨干所占比例不髙;
(2)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3) 学校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 学需求。
三、社会环境分析
200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教育优先发展" 的战略,江镇市教育局也提出教育要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当 强”的口号,勾画了全市教育大发展的基本思路,为我校的 进一步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我校位于城东古城路中段。由于城区改造、市区东移、 新建居民区迅速增加,致使生源猛增,且周边社区居民素质 较高,在此建设一所高质量的普通高中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的。
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及有关部门对我校争创具有一 定特色的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工作给予了长期、有力的支持。 这对我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将产 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我市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机遇,坚持“充 实内涵、提高质量、彰显特色、跨越发展”的方向,以新课 程改革为契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 提高管
江镇实验高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