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姓的,姓乔的名人
乔
一、 姓氏源流
1 出自姬姓,为桥姓所改,是一个以山命名的姓氏。据《元和姓纂》及《万姓统谱》所载,相传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子孙中有留在桥山守陵看山的,于是这些人就以山为姓,称为桥氏。至于桥氏改为乔氏,是在南北朝时的魏。据桑君编纂的《新百家姓》记载,东汉时有太尉桥玄的6世孙桥勤在北魏任平原内史,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欢的专权和压迫逃了出来,桥勤随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的木字边,变成乔,取“乔”的高远之意。桥勤不敢不从,今后改桥为乔,世代相传下去,这就是陕西乔姓的由来。史称乔氏正宗。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作者:毛泽东引自《做革命的促进派》
2 出自匈奴贵姓。史料记载,汉代匈奴贵姓有四个----兰、乔、呼衍、须仆,内有乔氏,后和汉族的乔氏浑为一体。 3 出自鲜卑以后。据相关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乔姓的鲜卑人出现,她们的后代一直延续着这个姓。
二、 迁徙分布
一个爱书的人,她肯定不致于缺乏一个忠实的好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抚慰者 作者:巴罗
乔姓源于黄帝的葬地陕西省境内。西汉时有睢阳人桥玄官至太尉,她的六世孙桥勤在北魏末年随孝武帝投奔关中,居同州。另外,据《前代录》载,匈奴贵姓有乔氏在战国时期游牧和燕、秦、赵等地。同一时期,鲁国有乔庇;西汉有桥仁,为梁人,和杨荣并受《礼》于戴圣,乔仁著有《礼记章句》6九篇,成帝时为大鸿胪;东汉有官东郡太守桥瑁,是乔玄的第五世孙,任广陵太守,其子乔肃为东莱太守。这些说明,宋以前已经有乔氏分布在今陕西、湖南、江苏、山西境内了。 有关乔姓变迁的史料不多,从零星的史料看来,乔氏在宋代以前关键分布在今陕西、湖南、陕西、江西等省,宋元时期有迁至今河南、浙江、云南的。明清又有迁到今江西、山东、上海、湖北的。直至当代,东北的部分地方还有乔氏的聚居点。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研究结果,乔姓是当今中国第96大姓。另外,新加坡等国也有乔氏华侨。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梁国:汉高帝五年设梁国,治所在睢阳。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商丘、虞城、民权等地。宋朝改为梁郡,移至不邑,北魏又恢复了以前的治所。
2冯丘:出处不详。
堂号
1 文惠堂:宋朝乔行简,历任淮西转运官,参知政事。数次向朝廷上疏论时政。被拜为右丞相,封“鲁国公”。死后谥为“文惠”。
2 另外还有“梁国”堂号。
假如一个人身受大恩以后来又和恩人反目标话,她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愈加恶毒,她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萨克雷
四 历代名人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作者:张潮
乔用迁(?-1851),湖北孝感人。字见斋。嘉庆进士,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后历任广西南宁知府、道员,广东按察使。1840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曾率军在穿鼻洋、尖沙角轰击入侵的英国军舰和走私船。同年任山东布政使。1845年升贵州巡抚。1852年卒
2021年乔姓的,姓乔的名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