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心得体会2000字.doc读孟子心得体会2000字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 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 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读孟子心得体会2000字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
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
现在的我
于自身的阅历
和知识自然难以三言两语简单概括。短短的选修课堂中掌 握的知识,很难让我说完全理解一代圣贤的思想内涵,但 毕竟给了我管中窥豹的启发,通过课程的学习孟子本人的 思想、精神和气魄,使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 到了耀眼的光芒。他的文字己经是论点论据俱全,不像
《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像《道德经》玄妙牵强,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 引岀道理,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
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 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孟子的哲学 思想实际上遭遇了 “生不逢时”的悲剧,他始终盼望在统 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理 想在当时不合实际也没有办法实现。
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大概是比较
早也比较成熟的对“君臣”关系,和对统治哲学的表达了。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 则覆舟。”这在当下也具有非常的借鉴意义。而在孟子眼中 “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这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继 承和概括。《孟子》一书不同于《论语》语录体的体裁, 而是通过一些系统的文章和行动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示了孟 子的思想,而其思想整体上概括起来就是“仁政”。
《孟子》中名篇倍岀。比如在《梁惠王上下》中,孟 子表达: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 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 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 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 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 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 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 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 人之幼”。我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 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
而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篇目《公孙丑上下》中,他认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
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大丈夫” 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要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 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在《离娄上下》 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从本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 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
除了政治主张之外,《孟子》一书更有对“人性”的哲 学追问。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孟子认为:人 之性善也,犹
读孟子心得体会20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