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家园合作方式的探讨彭若云( 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系 11 小教转本 2班)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 日益激烈的竞争已经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园合作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得到应用, 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 社区) 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 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 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一种切实可行而又效果的明显学前教育手段,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 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相对于其他各类教育,幼儿教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其采取幼儿园—家园合作方式更具有必要性,所取得的效果也更明显。对“幼儿园—家园合作方式”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家园合作”的内涵; 通过分析当前进行“幼儿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提出建立“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途径和策略, 以此丰富其实施内容和应用内涵, 为有意进行“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幼儿园提供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本论文对国内“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延伸, 更加全面和系统的阐述了进行“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意义和方式, 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关键词: 家园合作方式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教育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的能力。”由此可见, 家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幼儿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 让家长资源充分的发挥作用,以实现家园合作。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受到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环境影响, 但是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影响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校已成为育人的重要场所。然而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人处世等发面都深深的影响着他们的子女。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仍然是所有教育的源头和基础。所以,只有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1. 面对面沟通 1. 1. 家访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每个家庭都有他自己的生活特点与环境,每个家庭必须独立的解决为数极多的教育问题。”为了教育好每个学生, 教师就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教育问题, 而家访是主要办法之一,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才, 当孩子偏离期望值时, 更迫切的希望获得教育子女的方法, 盼望从老师那里得到帮助, 而教师针对不同的孩子, 冷静的思考出不同的教育对策, 在和平的氛围中, 共商教育大计。最好的途径便是家访, 他是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家园合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家访,老师可以与家长拉近距离, 也可以与他们成为朋友。 入园前的家访幼儿入园,特别是第一次,不仅幼儿会比较紧张,家长同样会紧张。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 例如: 自己的孩子是否是的好?是否被老师喜欢?是否会有其他同伴欺负等之类的问题。所以在幼儿入园之前,老师应该先家访来了解幼儿的性格、爱好、能力以及健康状况, 和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认真的登记完家访内容后, 教师应该做一份详细的帮助幼儿适应入园的建议, 让家长
家园合作的途径与形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