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开始,就构成了医患合约的关系,医院无时不在承受着对患者的各项责任,其中医疗护理安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的日益完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维权意识的增强,更促进了医院把医疗护理安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完整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做到防范于未然。
护理是一项与人类健康、生命安全休戚相关的职业,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护理人员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工作中存在哪些隐患
(一)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
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
离不开护士,因此护理人员素
质的高低是关系到护理安全与
否的首要因素。当护理人员素
质达不到要求时,就可能给病
人生理、心理带来不安全的隐
患
(一)护理人员因素
1、不能严格执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严重隐患
(一)护理人员因素
1)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查对制度,在执行医嘱时错抄或漏抄:医嘱未班班核对,甚至核对时也未核对出错误,以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等
医嘱的处理必须
要电脑与医嘱
单核对后
执行
(一)护理人员因素
2)交接班制度不严,护士往往对病人病情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时不了解病情。
家属说某床病人不舒服,
你是否心里有个初步判断?
(一)护理人员因素
3)分级护理制度落实:护士是否按要求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护理?有没有按时对危重病人进行巡视?巡视时能否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4)由于社会上一些因素影响着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不负责任,对病人不关心,有时甚至违反操作规程。
2、专科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
1)个别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等,造成一些基础操作如静脉穿刺成功率低、溶液配置了解不够、药物的用法、剂量等不熟悉
胺碘酮、皮试液的配置
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