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行为是有机体生命活动中各种活动的综合表现。人们可通过对其行为的了解,采取对策,从而防治有害昆虫,保护有益昆虫。现介绍昆虫常见的几种行为如下。
一、趋性:趋性是昆虫对外界刺激所表现的“趋”、“避”行为,按刺激物的性质,一般有下列几种:
趋光性:昆虫通过视觉或感光器官,趋向光源的行为,称趋光性,反之则为负趋光性。如夜出活动的夜蛾、螟蛾、蝼蛄等对灯光的正趋光性,而许多白昼活动的蝶类、蚜虫等为负趋光性。此外,各种昆虫对光的强弱和光波长短的反应不同。一般讲,短光波对昆虫的诱集力强,如二化螟对于3300A(紫外光)~4000A(紫光)的趋性最强,因此,我们可利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
飞蛾的趋光性
飞蛾一般有明显的趋光性,喜欢往有亮光的地方跑。
陕西遇到的一种屏顶螳,夜晚的路灯吸引来很多趋光性的昆虫,这些顶着“宝剑”的杀手前来捕猎。
趋化性:昆虫对于多种化学物质亦表现有趋向的行为,称为趋化性。趋化性也有正负之分。昆虫通过这种行为可获得食物、配偶或找到产卵地点,以繁衍后代。如一些夜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菜粉蝶喜趋向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蚂蚁喜欢糖蜜等。
菜白蝶,寄主植物主要是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花椰菜、油菜
菜白蝶可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是由于蔬菜中糖苷化合物发出的芥子油气味的吸引。在防治上,可用糖、醋、酒等混合液诱集地老虎、粘虫等有害昆虫;利用杨柳新鲜枝把诱集棉铃虫、粘虫等。
夜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
趋温性: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昆虫趋向适于它生活的温度的行为,称趋温住。如地下害虫、金龟子、蝼蛄蝼蛄对土温的高低,在一年内的生活规律是:当冬季表土温度降低时,就向土壤深处迁移休眠越冬,到春天表土温度上升适宜时,又从土层深处迁移到土表危害作物根部。因此,研究这些害虫对土温的动向,可预测害虫的危害期,及时加以防治。
臭虫Cimex对温度很敏感,它会离开一个发烧的病人而选择一个有正常体温的健康人。
人体寄生虫——臭虫
蝼蛄
昆虫的行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