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李白
学习目标
、语言美
读准字音
读清节奏
读出情感
读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
送别
感
自主学习任务:
有感情而抑扬顿挫地朗诵诗歌,说出诗歌的句意。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渡荆门
送别
介绍创作情况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悟
这首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赏
小组合作探究:
多角度赏析诗句(可以从炼字、写法、想象、表达情感等方面考虑)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的景象?
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渡荆门送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