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病毒感染和免疫.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的类型
病毒与肿瘤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水平传播:病毒在不同个体的人群间传播。
主要通过皮肤和粘膜传播。
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由亲代传
给子代的方式。 如HBV、HIV、
CMV、poliovirus、EBV、风疹病毒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病毒感染途径:
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生殖泌尿道)、血循环等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对细胞的致病作用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的免疫逃逸
1、杀细胞效应(杀细胞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裂解和死亡,
多见于无包膜病毒。poliovirus
C、引起细胞内溶酶体酶释放,导致细胞自溶
A、抑制宿主细胞的代谢
B、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
病毒感染对细胞的致病作用
正常细胞
CPE
细胞培养,接种杀细胞性病毒,培养后,显微镜
观察培养细胞变圆、环死、从瓶壁脱落现象
——致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CPE)
2、稳定状态感染(非杀细胞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以出芽方式释
放,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但可发生
宿主细胞变化,多见于包膜病毒。
A、细胞融合:病毒感染后可使宿主细胞膜互
相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麻疹病毒
B、受感染细胞膜表面出现病毒抗原:易被Mφ、
NK、CTL等识别杀伤
某些受病毒感染细胞内出现的、光镜 下可见的特殊的圆形或椭圆形染色斑块,可辅助诊断某些病毒性疾病。
3、包涵体(inclusion body)形成
如狂犬病病毒 - 内基小体(Negri body)
病毒颗粒的聚集体,或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
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
狂犬病毒包涵体(Negri body)

病毒感染和免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53 MB
  • 时间2021-01-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