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与环境
1、水面资源。全区水域面积1000万亩左右,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本研究所指的鄱阳湖区包括:彭泽、湖口、都昌、九江、星子、德安(含共青城)、永修、鄱阳、余干、万年、乐平、余江、进贤、南昌、新建县,瑞昌、丰城市及庐山区,共18个县(市、区)外湖增殖捕捞面积400万亩。目前开发利用于水产养殖的面积为250万亩。
2、草洲资源。目前草洲面积为200 余万亩,湖区年产鲜草20亿公斤以上。干草可消化蛋白质接近稻谷含量,草洲饲草牧用价值很高。
3、低洼田资源。湖区有宜渔低洼田300多万亩,农(渔)业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已开发用于渔业的为 ,利用率为5%左右。
4、渔业资源。据调查统计,鄱阳湖有鱼类122种、豚类2种、已鉴定的贝类87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02种、浮游生物266种。
5、总体生态环境。目前,鄱阳湖水质总体情况良好,绝大部分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局部水域少数指标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发展现状与主要经验
1、水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经验
湖区历来是我国、我省重要的水产品产地。2004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251万亩,%,, %;,%。主要发展经验:一是清晰的渔业发展思路,明确的主攻方向,是湖区渔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湖区半数以上的县有自己的特色品种和主导产业。二是大力推进“一条鱼一个产业”、“一县一品、数县一板块”的产业化发展是湖区渔业快速发展的较好模式。目前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的县(市、区)达到6个,超过20%的达到12个。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是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产业发展素质的有效手段。2004年,,%;,%。
2、草食禽畜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发展经验
湖区草食畜禽历来以水牛和水禽为主,鹅的饲养量较少。但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水牛饲养量有较大下降,水禽生产也明显衰退。到2004年,湖区牛饲养量90多万头,养羊16万多头,水禽7855多万羽,其中鹅872多万羽。主要发展经验:一是大力发展“草—牛—渔”模式。在天然牧草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建立人工草场,发展养牛业,同时利用网围发展渔业。二是大力发展“水禽—渔”模式。利用水禽粪便促进水生饲草的生长,然后用水生饲草直接喂鱼。
3、水生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发展经验
到目前为止,湖区水生蔬菜生产面积为40万亩,其中藕莲20万亩,,,茭白、菱、芡实、水芋等其它水生蔬菜12万亩。主要发展经验:一是因地制宜,适度开发野生藜蒿、野生菱角和芡实等特色产品;二是调整栽培时间,主动适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把水生经济作物作为当地农业中的重要产业来抓,做大产业规模。
(三)存在的问题
1、政策不到位。目前我省还没有真正出台扶持湖区“三水”产业发展的政策,渔业“非农非工”现象就比较典型。一方面,渔业不仅享受不到涉农的优惠和扶持政策,而且很多地方渔业用地、用电没有享受到农业用地、用电的政策,甚至国家批准建设的水产原良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