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碑》导学案
武汉市梅苑学校 饶 攀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碑的内涵。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生活的使命感。
【课前导学】
一、词语积累补充:
瞻仰:恭敬地看。
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上溯:往上推求或回想。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小贴士:请把以上词语解释积累到《长江作业本》P54。)
二、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刘成章,1937年生于祖籍延安市。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读初中时开始发表作品。写过诗歌,写过歌词和剧本,歌词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七种散文集子,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明确背景(请参考《长江作业本》P54。)
3、朗读技巧指导:
①感情基调:朗读一篇作品要有一个基本的调子,给人总体的感觉。
②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
③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句子的重读,一般是定语、状语、补语读得较重;短句中谓语要重读;问句中疑问代词要重读。
④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⑤语调的高低、强弱、抑扬等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三、拼音汉字互写。
luò ( )yì( )不绝 凝滞( ) 夯( )实
逶逶( )迤迤( ) 弥( )深 缔( )造
ruò ( )大 pēng ( )然心动 沁( )入我心
上溯( ) 血泊( ) 剥( )蚀
四、通读全文。要求如下:
1、运用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波浪号勾画出本文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并写下来。
3、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说理由。
12、读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