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
摘要:一心理学家们(Dillard,1991)关于怎样“提要求”可以更好地达到使人依从的效果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目前存在两种较为普遍的依从策略:登门槛效应(FITD)和留面子效应(DITF),本文将就这两个观点做出阐述、解读和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登门槛效应、留面子效应、依从策略
正文:
因为之前自己的一些经历,再加上宿管阿姨对我的建议,于是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所以选择学习一下《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学习普通心理学对我自身而言还是有所收益的,明白了很多,包括什么压力与效率的关系,与人交往的讨好策略,“吊桥效应”快速产生爱的感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的重要性,就连大学生短期交往与长期交往的选择侧重点都略知一二。但是,我认为学习普通心理学更为重要的是解读人性的特点,能够剖析自身的个性特征,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但是,我还没有能力做到认识自己,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只能在这里粗浅地讲一下我最感兴趣的心理学现象。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还记得老师给我们讲的实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实验。
具体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同类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实验分析:在这两组实验中,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超过半数,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提出了一个较小的要求;而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换句话说,前一组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的家庭主妇,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另一组实验也是同样道理。。
因此,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登门槛效应的优越性,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他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且乐于帮助他人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

我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ujukd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1-0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