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评价与文献计量学研究北京大学图书馆蔡蓉华核心期刊评价与文献计量学研究一. 核心期刊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二. 核心期刊的特点三. 核心期刊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四. 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介六. (1) 1. 核心期刊概念的产生(1) ?1934 年,布拉德福(Bradford), 在统计了“应用地球物理”和“润滑”两个学科的载文量后, 发现了学科文献分布规律: ?“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相继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 1:a:a 2……的关系”?后人将此规律称之为: “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2) 1. 核心期刊概念的产生(2) ?布氏取分区数为 3,测得 a = 5 。以“应用地球物理学”为例,核心区有 9种期刊,相关区有 47 种期刊,离散区有 113 种期刊。?核心区内的期刊只占总期刊数的 % , 这少数信息密度大、载文量多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3) 1. 核心期刊概念的产生(3) ?布拉德福相关论文分布曲线 B 300 600 900 1200 1500 log (期刊累积数) 论文累积数 A-应用地球物理学 B-(4) 2. 核心期刊概念的发展(1) ?二次文献( 文摘、提录、索引) 的核心期刊效应 196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篇文章指出“从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重要文摘杂志中发现了一条规律,它们所列出的或编成文摘的 75% 的论文,仅来自它们所收摘的全部期刊的 10% ”(5) 2. 核心期刊概念的发展(2) ?流通量的核心期刊效应 1969 年, 高夫曼( 美)、莫利斯通过统计分析,证实按期刊流通量数据的分布近似服从布拉德福文献分散规律,存在核心期刊效应。(6) 2. 核心期刊概念的发展(3) ?被引量的核心期刊效应 1971 年,加菲尔德(Garfield, SCI 创始人) , 在统计了 2000 种期刊中的 1 百万篇参考文献后发现, 24% 的被引频高的文章出自 25 种期刊, 50% 的出自 152 种期刊, 75% 出自 767 种期刊,而其余的被引文章则散布在数量大得多的期刊中。证明了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核心区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7) 2. 核心期刊概念的发展(4) ?有许多研究表明,由上述因素派生的其他因素如:被摘率、影响因子、即时被引率等也都具有核心效应。(8) 3. 核心期刊的定义?某学科核心期刊是指刊载该学科学术论文较多的、论文被引用较多的、受读者重视的、能反映该学科当前研究状态的、最为活跃的那些期刊。
核心期刊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