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标准工时含义: 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 进行一道加工所需的人工时间。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标准工时= 标准作业时间+ 辅助时间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 机器时间消耗。对标准工时的降低只能通过工艺改善和辅助时间降低。 1. 直接观测法,即使用秒表(也叫码表) 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 通常选择一般熟练员工在正常环境下作业, 进行时间测量; 秒表测量也有多种方法, 可以选择使用多次测量,也可以选择连续测量; 2. 模特法,即将人体的各种动作分解为 21 种基本的动作,制定标准工时的时候,将员工作业的动作分解成模特法中对应的动作, 并根据对应动作相对应的时间来制定标准工时, 模特法中最基本的动作单元时间为 秒, 可以根据熟练度等条件不同而加以调整; 3. 简明工作因素法( BWF : Brief Work Factor ), BWF 也是将各种动作分解成基本动素,基本单位为 BU ,每个 BU 的时间为 秒,每个动素为 5个 BU ,通过将员工动作分解为 BWF 中的基本动素,以制定标准工时。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 MTM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WF (工作因素法)等其他的标准工时制定方法。这是指理论上的方法, 实际上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可以灵活运用, 比如有新机种需要制定标准工时是, 可以参考以往的相似机种来制定标准工时。标准工时主要用于(1 )作为部门和人员的考核标准; (2 )安排生产加工任务; (3 )与实际值比较不断调整修正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任何两个人、两台设置和工作环境是一样的, 因此标准工时只是一个参考值, 在反复从事相同工作的流程性企业或岗位有意义,对以项目为主导的企业和单位不适用。标准工时制定过程中的宽放率的运用标准工时与宽放率的关系式如下所示: 标准工时= 正常工时 X( 1+ 宽放率) 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 经过速度评比)+ 机器自动作业公式( 不可作速度评比) 的总和。宽放率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生理宽放 2 .疲劳宽放 3. 管理宽放 4. 特殊宽放工厂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在 10% ~ 20% ,对一些特殊的工种,如体力消耗较大的工种,宽放率可适当放宽一些。标准工时是指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 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下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 正常的操作条件: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及光照强度等) 工具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 并且不受外界干扰不易于引起疲劳, 2. 作业熟练度: 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 作业者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和使用 3. 作业方法:作业标准中规定的作业方法 4. 劳动强度和速度:适合大多数
ST 标准工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