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信息化工作
2021/1/6
1
博物馆为什么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发展规律的科学。
——维基大百科全书
2021/1/6
2
博物馆的分类
历史文化类
自然科技类
专题类
博物馆的共性
是处于自然和人类发展历史纵轴和同时期各自然地区、人类集团发展横轴的上的各类有保存意义的信息集散地,是对这些信息加以收集、存储、研究、加工、扩散、利用的场所。
2021/1/6
3
信息化为什么
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它的核心是信息的流通与运用。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畅通。要通过现代科技所创造的技术手段,使信息的捕捉,信息的发送更便捷,更准确。
如果处于信息闭塞的状况,必然是决策无方、无所适从。
信息是信息化的内容,信息的利用是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因此,信息化不等于电脑化。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化硬件同时,不能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根本内容。
2021/1/6
4
CIO为什么
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信息主管;
为决策提供所需的切实可靠的信息,有效地协助制订长期发展战略,这是CIO最根本也最重要的责任;
有效地管理信息技术部门,将信息技术切实置于可以支持或引导业务需要的地位;
紧跟所有的最新技术的发展,联络科技与商务战略,保证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并将其迅速转化为业务发展的动力;
正确地规划内部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构思与促进技术远见,确保信息技术的内部资源源远流长;
建立并保持积极的信息技术文化,与所有阶层培植良好的关系。
2021/1/6
5
我国CIO的误区
目前我国CIO还只不过是一个与信息有关的职位,且绝大多数为部门级的,通常称为信息中心主任或电脑部门经理,未能够渗透到单位战略管理与决策层中,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具体信息技术的规划与实施,而非全局的信息系统规划和企业战略规划,更谈不上二者规划的战略统一。真正进入决策层的副总管级的信息主管几乎凤毛麟角。
CIO要明确的理念
技术服务于形式
形式服务于内容
内容服务于社会
2021/1/6
6
博物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
“数字化”(Digitalization)一词是直接从英文意译过来的,揭示了计算机这一工具的本质,是指直接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处理技术来完成的工作,如利用计算机键盘输入得到文字、利用扫描仪得到图像、利用数字照像机(摄像机)得到静态(动态)的图像,都可以认为是处理对象的数字化过程。在计算机技术中“数字”对应的量只有0和1,表现为方波图形,称之为“数字量”(Digital Quantity),而对应的“模拟量”(Analog Quantity)则表现为连续变化的波形。由于计算机是基于数字二进制的基础产生的,只能接受、处理数字量,因此必须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这一过程称为模数(A/D)转换,即数字化的过程。可见“数字化”的着眼点在于工具本身,在于利用计算机等数字工具对对象的具体处理手段。
Date
7
博物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
“信息”(Information)是指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所产生的各类有用符号(资源),“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一词,是指对这些符号的通过技术手段所进行的收集、整理、加工、保存、传播、利用,目前而言主要利用的技术为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着眼点在于信息本身。信息化就是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充分交互。
Date
8
博物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
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是围绕着藏品、展示、研究这三项基本工作展开的。在藏品这一项工作中,资源是馆藏文物(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登记帐簿,其服务对象是保管人员、研究人员、陈列人员、行政人员、参观人员等;展示工作中的资源是陈列设施、相关文物和文献,服务对象是普通参观者、专业研究者;研究工作中的资源是相关文物、文献和技术手段,服务对象是普通学习人员、专业人员、行政人员等。不可忽视的是,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还有一项未列入博物馆传统工作,但又与实体博物馆密切相关的馆舍(楼宇)信息化处理,这项工作的资源是舒适性控制
博物馆信息化工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