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分析法发展简史
1729年,Bouguer首先发现溶液对光的吸收与
液层厚度之间的关系。
1760年 ,Lambert就此基本定律进行了数学运
算,确定了相应的关系式。
1833年,Brewster在提取叶绿素及胡萝卜素的
研究中,注意到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
比尔定律
*
然而某些作者认为比色法起始于1852年,因
为在这一年,Beer参考了Bouguer和Lambert的早期
著作,提出了比色法的基本定律。
*
比尔定律
*
硫氰酸盐法和亚铁氰化物法测定铁,Nessler
法测氨,硫氰酸盐法测钼,都是19世纪中叶就已
提出来的方法。
*
比尔定律
*
随着对光度分析方法的不断研究和深入,人们对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经典光度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双波长分光光
度法、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等,使光度分析的内容和
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
比尔定律
*
近年来,随着有机试剂的迅猛发展,使大量的
有机试剂应用到分析测试领域,灵敏度、选择性都
得到了不断提高。
*
比尔定律
*
最初,比色测定是在比色管中进行的。
19世纪末,开始使用带滤光片的目视比色计。
20世纪30年代,光电比色计和分光光度计才被
引入实验室。
*
比尔定律
*
20世纪初期的分光光度计多为单光束手控型。
20世纪60年代,双光束自动记录光度计问世。
20世纪70年代开始,微处理机控制的分光光度
计不断出现。双波长分光光度计迅速发展和商品化。
*
比尔定律
*
分子吸收光谱概述
1.分子吸收光谱产生的本质
在分子中,除了原子的核能En,质心在空间
的平动能Et外,还有电子运动能Ee,原子之间的相
对振动能Ev以及分子转动能Er等。
分子的总能量可写为:
E=En + Ee+ Ev+ Er+ Et
*
比尔定律
*
由于En在一般化学实验条件下不发生变化,分
子的平动能Et又比较小,因此当分子能级发生跃迁
时,能量的改变为:
E=Ee + Er +Ev
图2-1 表示双原子分子的能级图。
*
比尔定律
*
图2-1 双原子分子的能级图
*
比尔定律
*
2021年度比尔定律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