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控制网设计
控制网网形设计原则
桥梁施工控制网等级要按桥长和跨度的不同来选择,其标准见表3-1
表3-1桥梁施工控制网等级
桥长(m)
跨越的宽度(m)
平面控制网的等级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
二等 或 三等
二等
三等 或 四等
三等
四等 或 一级
四等
一级
四等 或 五等
桥梁平面控制网布设一般以三角网作为施工控制网,在建立三角网时,既要考虑三角网本身的精度,即图形强度,又要考虑以后施工的需要。桥梁三角网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图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测得的桥轴线长度的精度能满足施工要求并能利用这些三角点以足够的精度用前方交会法放样桥墩。当主网的三角点数目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能方便的增设插点。在满足精度和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图形应力求简单,便于测算。
(2) 在河流两岸的桥轴线上至少各设一个三角点,三角点距桥台的设置也不应太远,以保证桥台的放样精度。放样桥墩时,仪器可安置在桥轴线上的三角点上进行交会,以减少横向误差。
(3) ∼。,一般应在河岸各设一条,以提高三角网的精度及增加检核条件。基线如用钢尺直接丈量,以布设成整尺段的倍数为宜。而且,基线场地应选在土质坚实、地势平坦的地段。
(4) 三角点应选在地势较高、土质坚实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而且三角点的通视条件要好,要避免旁折光和地面折光的影响。
(5) 桥梁三角网的基本网形为大地四边形和三角形,并以控制网跨越河流的正桥部分为主,应用较多的网形与双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双大地四边形。以及大地四边形与三角形结合的图形,如下图 3-2所示
图3-2中a、b两种网形适用于桥长较短而需要交会的水中墩、台数量不多的情况。c、d两种网形的控制点数多,图形坚强、精度高、便于交会墩位,适于特大桥。
(a)三角网 (b)大地四边形
(c)双大地四边形 (d)大地四边形加一个三角形
图3-2 桥梁三角网的基本网形
此外,桥梁控制网除了采用三角网、边角网的形式外,亦可采用精密导线建网。桥梁控制网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检测精度与初测精度相同。桥梁控制精度要求与桥梁长度和墩间最大跨距有关,一般大、中、小型桥梁其桥梁长度和墩间跨距较短,控制点点间相对中误差达到1:20000即可满足施工放样要求,所以可利用一级控制网等级控制点,经复测后作为桥梁施工控制点使用。特大型桥梁由于桥梁长度和跨距较长,原有等级控制点不能满足放样要求,故要求布设独立的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网。对于大桥、特大桥,在完成控制网的图上设计及精度、可靠性估算后,顾及经济实用因素,对其精度等级可作适当调整。由于桥梁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控制点位有可能发生位移,因此,定期检测是必要的。一般埋设强制对中的观测墩。
桥梁施工控制网
桥梁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为确保桥轴线长度和墩台定位的精度,大桥、特大桥必须布设专用的施工平面控制网。按观测要素的不同,桥梁控制网可布设成三角网、边角网、精密导线网、GPS网等。
为了施工放样是计算方便,桥梁控制网常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其坐标轴采用平行或垂直桥轴线方向,坐标原点选在工地以外的西南角上,这样桥轴线上两点间的长度可以方便地由坐标差求得。
桥梁控制网选择桥墩顶平面作为投影面,以便平差计算获得放样需要的控制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在平差之前,包括起算边长和观测边长及水平角观测值都要化算到桥墩的平面上。
桥梁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桥梁高程控制测量有两个作用:一是统一本桥高程基准面;而是在桥址附近设立基本高程控制点和施工个哦成控制点,以满足施工中高程放样和监测桥梁墩台垂直变形的需要。建立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为了方便桥墩高程放样,在距水准点较远(一般大于1km)的情况下,应增设施工水准点。施工水准点可布设成符合水准路线。是公告称控制点在精度要求低于三等时,也可用三角高程建立。
当水准路线需要跨越较宽的河流或山谷是,需要用跨河水准测量特殊的观测方法建立桥梁高程控制。
控制网设计方案
根据精度分析,测角网(三角网) 有利于控制方位误差, 即横向误差,而测边网有利于控制尺寸误差,即纵向误差,在建立控制网时为了充分发挥测角网和测边网的这些特点, 布设同时测角和测边的控制网, 即边角网。
高程控制网分为地面高程控制网和桥面高程控制网,桥面高程需从地面高程控制点引测。
条件平差原理
测量平差概述
在测量工程中,为了求得一个几何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设计-副本-副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