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故事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 “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 “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 “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 “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 “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休息,因对膳食安排不周而大发脾气。魏征对唐太宗说: “隋炀帝就是因为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食物不够精美,遭到百姓反抗而灭亡了。陛下应该吸取教训。如果没有贪欲,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 “若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唐太宗非常喜爱狩猎,也非常喜爱一种叫做“鹞鹰”的鸟,他曾叹息道: 唉,玩鹞鹰的时间过得太快,总没个够。一次,太宗得到一只小鹞鹰,非常喜爱, 正放在手上逗着玩时,魏征来了,太宗赶紧把小鹞鹰藏在袖中。谁知魏征早就看见了,故意跟太宗讲个没完。等魏征走了,小鹞鹰早已在袖中被闷死了。从此以后,唐太宗再也不玩鹞鹰了。还有一次,太宗想要去终南山打猎,魏征听说后,便跑到宫门等候。等了半天,不见太宗出现,只好再到宫里看看。一进宫,看到太宗一身猎装端坐在那儿。魏征只好硬着头皮上前问道:“皇上不是要去终南山打猎吗,怎么还没去呢。”太宗答道:“本来是要去的,但我知道你一定会来劝阻,就决定不去了,你放心的回去吧。”魏征听后,笑吟吟的叩拜出宫去了。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正是因为他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听从他人的好言劝阻。对于自身的谨慎约束,使得他具备了治理国家的德行。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能够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不因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就欢喜, 也不会看到别人遭受痛苦而无动于衷。一个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时常考虑他人悲苦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心胸宽广的赤诚君子啊。俗语说: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现代社会追求个人的舒适生活、个人的情感和欲望,这似乎成了社会的潮流和人们生活的目标。但是实际上,拥有得再多也不代表拥有了真正的快乐。现代人虽然可以通过所谓的技术手段,实现古代做不到的事情,但同时也越来越失去对自我的约束,在迷失与放纵里逐渐使内心变得空虚和麻木。现在的青少年日益沉迷于电脑,游戏机,互联网,脑海里充斥着暴力,色情。这不仅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腐蚀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逐渐失去积极向上的精神,失去传统的道德理念和人生的志向。其实,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益的人,一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有德行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时时刻刻考虑别人,约束自己的人。朋友们,希望您也能成为一个知足常乐的人,时常反省自己的内心,为他人着想,或许这样, 您就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与生命的价值。语流音变" 音变的概念: 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人们在说话时,
魏征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