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信为基,建设廉洁文化廉洁通常有两层含义: 一指不损公肥私; 二指不贪污, 即公正不贪, 清白无污。廉, 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古人很早就有廉的思想《周礼》上说:“以官之六计, 弊群吏之治, 一曰廉善. 。”《管子》中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的廉洁思想就可以看出, 廉洁应以诚信为基。《周礼》把廉善放在首位,《管子· 牧民》也把义放在了重要位置。社会发展到今天, 廉洁文化也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洁文化是诚信美德、廉洁理论及它们相互关系的文化的总和。建立廉洁文化, 首先要以诚信为基, 建立诚信文化。古语有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 廉洁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廉洁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对于一个社会单位( 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 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 而言, 廉洁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廉洁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贪污受贿盛行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廉洁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廉洁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 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 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廉洁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廉洁诚信立身,就会做到讲究信用,廉洁不污,堂堂正正,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廉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廉洁诚信之人数不胜数, 多如繁星, 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商鞅立木, 取信于民, 从而推行新法, 季札挂剑, 取信于君, 从而深的国君的重用; 明代于谦留下了“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壮语, 东汉杨震也留下了“天知, 神知, 你知, 我知, 何为无知”的豪言。这些故事都被传为千古美谈。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 烽火戏诸侯, 搭上了一个帝国,《郁离子· 贾人》上的商人为了省钱, 不给答应渔夫的十金, 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富可敌国的大贪官和珅和为了古玩字画黄金珠宝而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导致国家灭亡的贾似道, 他们都留下了千古骂名, 在历史的洪流中被人们所唾弃。廉洁诚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廉洁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道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廉洁诚信已成为既无国界, 又不分社会制度的共道德伦理准则. 廉洁诚信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作为维系国家兴旺, 家庭和睦, 人格尊严的源泉, 起着基石和阶梯的作用。古人的例子让我们明白廉洁诚信是一种细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文化, 正是
以诚信为基,建设廉洁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