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 皮疹、 口腔溃疡
作者: 北京儿童医院供稿 起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 -01-26
病历摘要
患儿男, 5岁, 因皮疹半个月, 发烧10天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半个月右下肢皮肤出现一小块皮疹, 稍红, 不疼不痒, 未予重视。 10天前出现发烧, 体温39℃~40℃, 皮疹红晕扩大, 稍肿。 无咽痛、 咳嗽、 腹泻等伴随症状。 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21×109/L, N 85%, L 15%, Hb 120 g/L, PLT 140×109/L, ESR 87 mm/h, PPD(-)。 曾静点头孢噻肟钠、 红霉素, 肌注链霉素诊疗, 体温未得到控制, 每日体温仍连续在39℃以上, 遂入院诊疗。
发育营养史 患儿为妊娠1, 生产1, 足月顺产, kg, 母乳喂养, 智力发育正常。
既往史 2岁时曾患“肺炎”, 于当地医院治愈。 曾患口腔溃疡。
入院查体 T 39℃, R 19次/分, P 102次/分, BP 90/60 mmHg。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神清, 精神差, 全身皮肤无黄染和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双[球结膜无充血及出血, 视力正常。 外耳道无分泌物, 咽充血, 右侧扁桃体I度肿大, 口腔黏膜无溃疡。 心肺腹无异常, 右下肢踝关节上方可见一个3 cm×3 cm红肿斑块, 表面溃烂, 有脓性分泌物(图1)。
试验室检验 血常规:WBC ×109/L, N 81%, L 9%, Hb 98 g/L, PLT 685×109/L, 抗“O”<25 IU/ml, CRP 215 mg/L。 X线胸片:肺内无实质病变。 支原体抗体1∶80。 血培养(-)。 皮肤脓液培养:微球菌属。 免疫球蛋白(Ig)IgA g/L, IgG g/L, IgM g/L。 T细胞亚类CD3+ 48%, CD4+ 21%, CD8+ 28% 。
诊疗 白塞病合并肠白塞 。
诊治经过
入院后前后静点羟氨苄青霉素、 头孢美? 等抗感染诊疗, 患儿体温未下降, 每日仍达39℃~40℃, 并于面部、 上下肢皮肤逐步出现多处脓肿、 溃疡, 溃疡边缘清楚, 周围有红晕。 考虑不除外脓毒败血症, 加用头孢曲松抗感染, 并给静点丙球、 输血等支持疗法, 但患儿病情仍未控制。 皮肤针刺处出现小脓疱和血脓疱(图2), 并逐步扩大, 表面破溃, 出现青紫坏死创面, 并出现口腔溃疡, 外生殖器无溃疡, 科检验正常。
依据患儿发烧、 皮疹增多, 呈灶性溃疡、 针刺反应阳性及口腔溃疡等表现, 初步考虑为白塞病。 皮肤活检显示病变符合血管炎表现, 白塞病诊疗明确, 于入院第9天加用泼尼松1 mg/kg/d诊疗, 患儿体温逐步降至正常。 经配合外科双氧水冲洗, 雷夫诺尔湿敷, 患儿皮肤溃疡大部分好转愈合, 右下肢遗留溃疡较大, 直径5~6 cm, 腔较深, 表面有坏死组织, 于积水潭医院清创治愈。
3个月后, 患儿又因“腹痛17天, 发烧1天”第二次入院。
患儿于17天前出现阵发性腹痛, 无呕吐, 大便1次/日, 有少许黏液及血丝; 体温正常, 曾服抗生素效果不迹。 入院前2天, 仍
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