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统计
之所以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 绝对源于和顺厚重历史和文化。
腾冲, 是古代川、 滇、 缅、 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和顺, 就是“官马大道”旁马帮重镇。 600余年来, 中原文化为主流和顺, 兼收并蓄, 成为了中华文明和南亚、 西方交融窗口, 其封闭、 传统、 安定环境, 完整保留了中国明清汉族文化特色, 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活化石。 400多年前, 这里村民就开始“走夷方”。 因为和顺离缅甸才70公里, 所以去那里做玉石生意人最多, 还有远走印度(此地离印度400公里)、 美国、 加拿大, 经过几十代和顺人艰辛努力, 发明了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培育出了很多文化名人、 富商大贾, 故和顺还是西南最大侨乡。
那么, 和顺到底保留了哪些值得驻足流连名胜古迹呢?就请跟随我镜头慢慢探寻那些岁月沧桑留下历史烙印吧。 。 。
一张古朴地图揭示着渊源历史走向, 指点着我们起点
清晨中元龙阁依山傍水, 古木参天, 龙潭碧澄中水洗白云, 隐约间给人一个悠然入画之感
元龙阁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 属于儒、 释、 道三教合一道观。 殿阁楼台随山势逐步升高, 颇有些气势, 传说潭中藏有巨龙, 不知真假, 但薄雾朦胧, 凭栏倒影, 仿真宛若龙宫模样
道观旁不远则是“艾思奇旧居”, 艾思奇是毛泽东比较器重哲学家, 早在延安时期就着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
一向牌坊全部是古镇一大特色, 和顺早先共有9座牌坊, 可惜文革中均遭破坏, 倒是这座东山脚下“李德贵妻百岁坊”完整保留了下来, 象征着和顺人家尊老敬老, 长寿祥瑞传统美德
像古镇门户入口处石桥上“冰清玉洁”节孝坊这么牌坊倒是改革开放后重建恢复了
进得古镇迎面显要位置就是有着“中国最大乡村图书馆”之称“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
通常著名古镇, 无不源于它悠久历史和对文化传承, 和顺图书馆起源还要追溯到清光绪年间, 由同盟会员及留学生创办, 至今已逾百年; 想当初这在如此偏僻小乡, 也算开天辟地头一遭大事了
不大阅览室至今仍保留着旧时布局, 提供村民阅览报刊场所; 楼上则完完全全是藏书世界, 早期积累再加上海外华侨和乡人不停捐资赠书充实, 现今馆藏图书已达7万多册, 其中古籍、 珍本1万多册
昏暗灯光配以泛黄书橱, 给人一个回到过去不真实感; 假若静心阅读, 或许能有缘得见胡适、 廖承志、 李煜瀛、 熊庆来等文化大家手迹
继续前行置身于古镇小巷, 你能够领会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神韵
盛世修谱是中华历史一大景观, 和顺有着独特宗祠文化, 八大宗祠建筑之各异, 文墨之浓厚均可见一斑, 其中建造最早当属逾2“寸氏宗祠”, 即使宗祠内部已被辟为玉器商城, 但其中西合璧大门仍然显露出旧时气派和辉煌
旁边不远就是赫赫有名翡翠大王寸尊福发家宝号“隆盛福”, 听说旧时上海滩佩戴寸家玉饰是权贵和地位象征
“弯楼子民居博物馆” 因建筑成弧型布局而所以得名
和顺古镇客栈住宿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