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长子县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20·黑龙江)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金属铁 制作铁锅 导热性 B 干冰 制造舞台云雾效果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D 稀有气体 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 (2018·岳池模拟)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 . 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所以点燃CH4与O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 . 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所以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C . 燃烧常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 分解反应中都有多种物质生成,所以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3. (2分) 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 A . 小周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B . 小吴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C . 小郑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 D . 小王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 4. (2分) (2017九下·牟定期中)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 (2017九上·惠山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少量液体 B . 过滤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 加入块状固体 6. (2分) (2017·六盘水) 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 . 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0:224 D .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7. (2分) 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办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 CO2分子间有间隔 B . CO2气体较易液化 C .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 大气中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8. (2分) (2019九上·汨罗期中) 如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 B . C . D . 9. (2分)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10. (2分) (2017·宁波模拟) 现有CO、CO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 A . 只收集到CO气体 B . 只收集到CO2气体 C . 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2气体 D . 先收集到CO2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 二、 非选择题: (共7题;共51分) 11. (3分) (2019九上·莘县期中)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到敬老院给李奶奶送去鲜花和生口蛋糕饱香满堂,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________? (2)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杀菌消毒时,会用到某种消毒泡腾片,其中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