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思考随着金融行业竞争与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县域市场已成为各家银行抢占业务的必争之地。攸县地处湘东南部,工农业发达,商贸繁荣,经济活跃, 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坚持发展小额信贷业务, 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以适应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和发展需要, 既可以进一步满足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 又能有效降低信贷总量中的结构性风险,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适应市场定位和发展的需要,自 2011 年开始就对辖内农户开展农户评级授信,至 2014 年6 月累计参评乡镇 26 个乡镇,农户 万户, 公开授信 亿元, 累计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 亿元, 惠及农户 2 万户, 有效改善了辖区信用环境, 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壮大, 获得了地方党政和农户的一致好评。一,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意义(一) 有利于优化地方信用环境, 提升农户信用意识。在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我行注重宣传引导和典型带动作用,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着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截止 2014 年末, 在全县 15万户农户中内开展了农户评级授信, 共评出一级信用农户 万户、二级信用农户 万户、三级信用农户 万户。通过信用等级评定的张榜公布、信用户授牌、信用户贷款受益等, 引导部分原来信用程度不高、不讲信用的人主动想方设法清偿贷款, 请求重新为其评定信用等级, 一些欠贷农户主动归还拖欠多年的贷款, 实现了由“要我还贷”到“我要还贷”的转变。目前, 辖内农户普遍感受到信用已经深刻影响到农户家族地位、邻里关系等诸多方面,决定农户在当地的个人威望,已成为生活中的一张名片。(二)有利于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实现社农双赢。通过信用评级,农村信贷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金融服务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印象显著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越来越高。小额农贷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 调整了县域农业产业化结构, 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呈上升趋势, 2013 年人均收入达到了 14522 元。贷款大户在信贷资产中集中度较高, 因此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风险, 而且贷款大户通常风险缓释能力较差, 一旦出现违约将使农商行面临巨大损失。而小额农贷有客户多、投向广、单笔额度小、流动性强的特点, 大力发展小额农贷可以有效的分散农商行信贷资产的结构性风险。(三) 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农户信用评级, 大力开展信用村镇、信用农户评选活动。截止 2014 年 12 月末, 全县村镇参评率达到 98% , 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15 万户, 己评定信用农户 12 万户,农户信用评级遍及全县 26 个乡(镇)的 357 个行政村。通过农户信用评级, 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活动, 大力营销“福惠农”“福祥便民卡”, 等信贷产品, 农户贷款大幅增加, 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二、农村小额信贷营销存在的问题(一) 信贷客户经理存在惧贷心态。小额农贷单笔金额小, 户数众多, 涉及各行各业, 情况千差万别, 而基层网点客户经理数量有限, 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所以在发展小额农贷业务时往往力不从心, 贷后管理更容易滞后, 出现不良。小额农贷因为户数多, 手续繁琐, 单户收息少, 不易完成考核指标等原因, 造成部分客户经理有“懒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思考.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