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调查心得.doc垃圾调查心得
身边垃圾来源调查报告 时间:XX年2月20日
课题:垃圾来源调查 学生:七班张蓬饪 指导人:王远芬
研究目的:通过对身边垃圾来源的调查,明确其危害
及解决办法,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一、我的调查
我们的生活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现在,我们上街买菜 只要空着手就行了,不用再象以前要挎着篮子,带着袋子 那样麻烦了。因为市场里小摊小贩会把你买的菜拿袋子包 装,方便不少。特别是现在我的爸爸妈妈每去市场一趟, 总是带回不少塑料袋,五颜六色的,我怀疑可能有的是适 合装食物的,有的不一定适合装食物呢。所以我也常常担 心,这样就一定安全了吗?是不是可能方便是方便了,但 有时会不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不利呢?特别是这些塑料泡 沫制品,在自然环境中分解腐烂得十分缓慢,有的又不能 通过燃烧,因为会造成大气污染。我对“身边垃圾来源” 课题研究在寒假期间特地对身边垃圾做了一个简要的调查, 了解了一下身边垃圾的来源,现处理方式及危害。调查结
果如下:
身边垃圾调查报告
家里垃圾的来源:
厨房内:蔬菜瓜果的残渣、剩饭剩菜、食品包装袋; 客厅:老化家电、家具; 卧室:纸屑、杂物、废旧电池; 卫生间:洗衣、洗澡所造成的污水。
垃圾数量、危害及处理一览表
调查心得:垃圾一向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所 以关于垃圾的处理我们应高度重视,一方面不能造成环境 污染,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回收利用度。为了能拥有一个和 谐、干净、美丽的家园,让我们一起美化环境吧!
二、我的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中,我发现,身边垃圾的种类繁多,产 地多样,要变废为宝,一定要社会公民思想上高度统一、 步调一致,为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 献。
1 .垃圾要分门别类,实行袋装化处理,这是前提。不 管这个垃圾产自何地,呈何种状态,都要分为可回收利用 和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分门别类地进行袋装,这样既有利 于摆放和处理,又不致于扩大污染的范围。像蔬菜果皮这 种属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每天产生量大、容易腐烂变质产 生异味,一定要每天傍晚及时清除。而像玻璃瓶和塑料瓶、 废旧干电池、每天产生量很大的塑料袋等这种在身边条件 下尚不能处理的是不可再生的垃圾,更不要随意丢弃以产
生更为严重的二次污染。
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垃圾的利用率,进行回收利用, 这是关键。例如对
每天产生的废纸、做饭洗衣后产生的生活污水要尽量 提高利用率。虽然我们身处江南水乡,但我们可利用的水 资源并不充裕,特别是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是有一定周期 的,假如人类取用它的速度超过了它更新生成的速度,水 资源就会枯竭。假如我们用做饭洗衣后产生的水冲洗厕所,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又能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 用率。废纸也可以集中起来,把旧书旧报纸等作为再生纸 的原料。对那些像破旧家具、钢铁品、不再穿的衣服等大 件垃圾要么捐赠给那些需要的人,要么送到指定的地点进 行回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垃圾的利用率,可节省不少资 源。
全民参与,形成自觉处理好家庭生活垃圾,保护环 境的意识,这是突破口。环境问题是我们社会在发展的过 程中产生的,也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这就需要我们 全民参与,搞高自觉处理好家庭生活垃圾,保护我们家园 的意识。我们更希望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找到更好的处 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同时我作为一名中学生,也要努力学 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建设更为美好的家园而打 下坚实的基础。
三、我的呼吁
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共建我们生活的美好家园,是 我们社会每一份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共同行动起 来,合理处理好家庭生活垃圾,让环境更为优美,更适于 人类居住生息。
篇一:社会实践报告义务清扫卫生大扫除 社会实践报告
为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按 学校安排,全校师生在节假日前进行了社区服务。寒假几 天,全校同学开始了社会服务活动实践。我参与了卫生大 扫除,还有卫生宣传。,这一活动就是提高社区居民的卫生 习惯、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 以后我们会继续对社区文化进行更有力的宣传,是为其深 入人心。我带上了垃圾袋及一些工具,到怡康医药,进行 打扫以及清洁,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公共环境。这 段社会实践虽然时间不长,可是比起在家里呆几年却要受 用得多。正如马哲书中所讲:“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一 个人经历得越多,那么他对社会和生活的熟悉和体会就会 越深刻。通过这次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我对很多事物有了 新的熟悉,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我是受益匪浅, 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自身能有多大的价值,为社会做出多 大的贡献,社会也同样回给予其多大的回报。相反,我们 对这个社会没有多大的价值,社会给予我们的只有少得可 怜的回报和同情。
今后,我要努力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
垃圾调查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