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doc浅谈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高考历史主要题型之一。从近儿年的高考题来看,材 料解析题按照材料采用的形式,一般可分为文字型材料题、图表型材料题、 文字加图表等混合型材料题三类,这类题型往往采用新材料,设计新情境, 提出新问题,以有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 材料来源广、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多、考查功能强等特点。作为一种主 观性试题,它其至还对客观题产生很大的影响,从2008年江苏新高考以 来,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材料型选择题。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 呢?我认为应该坚持“三步曲”。
紧扣材料 提取信息
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题目提供一定的材料,通过材料设计情境、提 出问题、考查相关丿力史知识和能力。要做好材料解析题首先得紧扣材料, 读懂、读透材料。
1・ 紧扣材料第一步是粗读材料,提取宏观信息,理解命题的 基本意图,考查的基本方向。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不管其材料多么新 颖,设问多么开放,都不会脱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都有其
明确的考查意图。通过粗读材料和设问,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 哪些基础知识、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等。如江苏省2010 年高考丿力史试题第23题一组宣传海报,通过对海报的粗读,应该能基本 理解本题的意图旨在考查苏联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这就确定了答题的大 方向。
2・ 紧扣材料还须对材料进行细读,提取有效信息,对材料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
首先从材料主体内容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材料的含义时,要注 意抓取关键词语,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如5个“W”:时 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原因why、评价what),它们是信息的集 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
当然,细读材料不仅要读材料的主体,也别忘了还要阅读材料的情境 和岀处,命题者对材料的情境和出处往往会作简要介绍,内容一般包括材 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 提供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不可漏读。如江苏省2010年高考丿力史试题第25 —A《丿力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段关于战争评述的材料,如果注意到材料出自于《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 宣言(1856年3月19日)》,就能够很轻松的知道这一改革的背景,更好 地帮助解决第一个问题;再如江苏省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第21题材料一, 如能注意到材料引自顾炎武《日知录?廉耻》,就能够知道其考查的历史背
景是明末清初,从而对回答第一问“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有很大帮助。
联系课木 史论结合
近年来的高考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注重提供新材料、构建新情境、提出 开放性的新问题,但大多数材料题的设问,都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 查范围不会超出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部分图表类材 料,包含的信息必须通过联系课本来解读。
如:
问: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表中民族资木主义C阶段出现的原因。
这里的联系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 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來冋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方面主 干知识的联系,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浅谈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