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考纲要求: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一、“两弹一星”
: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
: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需加强国防力量
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
①维护自身安全(威摄),任何情况、任何时侯中利用核能,造福人类
▲秦山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维护中国的安全,创造安定建设环境
:(结合P50邓小平讲话)
综合国力、国防安全、国际地位……
①原子弹:1964年
②导弹:1960年仿制近程
1964年独立研制中近程
③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东方红”一号
——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打破美苏核垄断
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中国国防能力
3.“两弹一星”成果: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②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③1970年,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进入航天时代
1975年,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第三个)
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发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钱学森一家归国途中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东方红一号”重量173公斤,比苏联 ()、美国()、法国(38公斤)、日本()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总和还要重。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方式、星上温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二、载人航天
,确立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
,神舟5号,杨利伟
(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神六
(费俊龙、聂海胜)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意义:促进人类空间技术发展
,神七出舱行走(翟志刚)
今天中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