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七单元第 19 课的内容,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及作用。本课在内容上承接了第三单元第 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又连接着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科技成果及运用。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必修Ⅰ、必修Ⅱ学习,对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初步具备了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知识。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的学习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及地位、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已经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识记新中国在核技术、导弹、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领域的重大成就;通过列表归纳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培养归纳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成就在生产领域中的运用,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进一步探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列表归纳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各项成就在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地位、意义; 借助多媒体,通过影视资料、图片等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表格分析、影视、图片等再现的历史情景,学生认识我,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而有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培养危机意识,增强使命感、激发为振兴祖国发愤读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及对策] 本课重点: 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本科难点: 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关注科学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策: 指导学生列表归纳新中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分析其作用和地位; 借助于多媒体,通过歌曲《东方红》,影视资料“常娥一号卫星发射”以及大量图片渲染气氛、再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 列表分析归纳法法、情景再现法、问题探究法学法指导: 列表分析归纳法,迅速有效掌握历史信息观察法,感受历史情景; 讨论、合作探究法,深入历史问题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红》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新中国初步取得科技成就的喜悦中。新课开始首先播放影视资料:10月24日卫星“常娥一号”发射片段,然后和学生一起回忆“常娥一号”动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新课学习: 一、多媒体打出这课涉及的三个方面,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合作探究一:列出成就,完成表格。合作探究一: 阅读本课内容,找一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过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并回忆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领域时间成就地位、意义核技术导弹空间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二、然后教师补充介绍各项成就,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一)核技术方面: 选择“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学生观察图片,一个乌云滚滚,一个蓝天白云,引导学生探讨“合作探究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什么要致力于原子弹等核武器的研究?你怎样看待核技术的发展?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讨论,自由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 当时国际上美苏两极争霸, 美国敌视新中国, 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 中国发展核力量可以打破美苏对核技术的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同时也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