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实施规划方案.docx分级诊疗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的建立,加快形成“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医院,康复回乡
镇”的就医新格局,加快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和 90% 的患
者在县内治疗的医改工作目标, 加快缓解广大人民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基本原则等文件精神,根据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因病施治; 统筹共享、合理利用乡村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就医新格局;加快推进
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 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便民举措。
二、基本原则
(一)患者知情自愿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维护患者的
合法权益,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二)就近分级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需求, 能在门诊治疗的
不收住院;能在村卫生室治疗的,不到卫生院治疗 ; 能在卫生院治疗
的,不到县级医院治疗;能在县级医院治疗的,不到市级医院治疗;
能在市级医院治疗的,不到省级医院治疗;因病情需要
转上级医院治疗的坚决按程序转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治疗; 按规定
需要转诊到定点医院诊疗的病种,坚决按要求转定点医院治疗。
(三)医技资源共享原则。 认真落实同级医院检验检查结果
互认的相关规定, 建立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和对上级医疗机构相关
检查“直通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参合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 “无缝隙”对接原则。逐步建立上下协调、严密有序、高效实用的转诊渠道,为患者享受到分级诊疗带来的连续、完整、快捷、有效、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就诊范围划分
(一)村卫生室: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二)乡镇卫生院 : 主要接诊 A 型病例暨病种单纯,病情较
稳定的一般门诊、 住院病例以及与技术水平、 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的病例,包含: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人;
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4、需要长期治疗与管理的慢性病人;
5、老年护理病人;
6、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
7、上级医院下转的康复期病人。
(三)县二级医院就诊范围:主要接诊 B 型、 C 型病例暨急
需紧急处理但病种单纯的一般急诊和病情复杂或有复杂的合并
症、病情较重的急、慢性病人、诊断治疗均有很大难度预后差的
病例以及与技术水平、 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的部分 D 型病例,包
含:
1、临床各科危急重症, 基层医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基层医疗机构及一级医院不能确诊的较疑难复杂病例;
3、较大伤亡事件中受伤的病人。
(四)市三级医院就诊范围: 主要接诊 C 型和 D 型病例暨病
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有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
能衰竭病变之一者以及与技术水平、 设施设备条件相适应、 国家
确定的部分重大疾病的救治,包含:
1、临床各种危急症病人;
2、二级医疗机构因技术或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上转病
人;
3、二级医院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生的病例。
(五)市外三级医院就诊范围: 主要接诊 D 型病例和国家确
定的重大疾病救治病例,包含:
1、临床各种危急症病例;
2、县、市级医疗机构因技术或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上
转病例;
3、市级医院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四、程序及要求
(一)转诊程序
1、除危急重症病例和病人及病人家属强烈要求外,对因技
术、设备等能力所限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的病人, 原则上基层医
疗机构上转至二级医院, 二级医院诊疗有困难的病人上转至三级
医
分级诊疗实施规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