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一般方法
设备基础验收
对土建施工交工的基础,要按照图纸及验收规范进行验收。验收时要复测基础的中心线标高、几何尺寸,对于预埋螺栓的位置、高度、规格、螺纹长度及表面的清洁度等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基础验收标准:
坐标位置:纵横中心线位置偏差±2mm。
基础各不同面标高偏差-20mm。
基础平面外形尺寸偏差±20mm。
基础凸台上平面偏差-20mm,凹台偏差+20mm。
基础上表面水平5mm,全长不大于10mm。
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的设置
在设备未安装之前,首先根据设计、安装和将来对设备进行检修时的需要,绘制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布置图,在图中标明永久中心标板和永久基准点的编号、设置位置。根据安装需要以永久基准线和基准点为准,增设辅助中心标板及基准点。
永久中心标板
永久基准点
垫板施工
设备安装调整垫板采用座浆方法(即流动灌浆方法)进行施工。对于主要设备安装调整垫板采用流动灌浆方法,流动灌浆使用高强灌浆料。施工前,根据设备布置图、设备基础螺栓布置图及斜垫板的组合高度确定座浆垫板上平面的标高。以设备的重量,基础螺栓的紧固力及垫板的数量等确定垫板的尺寸大小。
垫铁的放置:应保证每条地脚螺栓不少于二组,垫铁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相邻两组垫铁间的距离宜为400-800mm;斜垫铁应成对使用,每组垫铁不宜超过5块。厚的平垫铁放在下面,薄的放在中间,且不小于2mm,找正后将垫铁相互定位焊牢。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中心。垫铁安装后做好记录,进行二次灌浆。
根据垫板埋设示意图确定该设备二次灌浆模板的规格尺寸,模板采用厚度δ=1mm的钢板。
设备的平面定位
驱动装置及50米以内的皮带机,吊装就位后应根据已设置的中心标板,挂设基准线。-,其拉紧力一般为钢线破断拉力的40%-80%,水平或倾斜挂设的跨距不宜超过40m。
基准线应挂设在便于调整的线架上,用线锤对正中心点,并将钢线锁定,使其钢线在使用时不发生位移,但使用期间应随时进行复检。如下图所示:
5、设备的标高调整
设备的安装标高测量应选择设备的主要精加工面、或工作面作为测量基准,并在设备附近设置基准点。用“平尺框式水平仪法”测量该精加工面相对基准点标高,然后通过增减垫铁或打入、撤出斜铁的方法进行设备标高的调整。
设备的水平度调整
设备水平度调整方法按整体设备、分体设备来分。
一般整体设备在设备的工作表面或组装结合部表面直接用水平仪测量。
分体设备安装时可分别对单体进行找平。先将两底座分别找正、找平,然后将长平尺放在两底座上,把方水平放在平尺上进行测量读数。
设备的铅锤度调整
设备的铅锤度调整采用吊钢线测量法。在设备的上方设置一悬臂线架,在悬臂线架上挂一钢线,下端挂一线锤,为了防止线锤摆动,使所测数据准确,应将线锤放在油桶中,然后用内径千分尺测量设备基准面与钢线的间距,测量部位在两端点,根据两点的距离,可算出铅锤度差值。
由于中间架设备过长,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进行找正、找标高以确保安装精度。
连轴器的测量调整
同轴度测量
间隙的测量
连轴器的同轴度和间隙不满足精度要求时,调整各自相连设备的安装位置,使之满足要求。
施工作业流程、进度计划及措施
基础验收复检——埋设中心标板——设备验收——设备基础——垫板排列——设备组装——吊装就位——单体试车——连锁试车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人员需求动态表(见附表)
措施
施工中应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抓住关键,对皮带的驱动站设备及钢丝皮带的硫化胶结作为重点,严格按规范操作,保证皮带接头与传动设备的质量与精度。
本次施工中由于设备的安装量十分大,为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应对工序中互相交叉部分进行科学安排。
合理使用吊装设备,对不产生相互影响又不易丢失的设备件进行统一吊装到安装部位,减少二次吊装,提高机械的利用率。
管理到一线,对施工的质量要与工程进度同时进行检查纠正,做到交底清楚、实际,便于操作,杜绝返工。
质量目标、质量标准、保证措施
质量目标:分项工程一次合格率100%。
机装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见附表)
执行标准:
在施工中严格按施工图技术说明和随机檔的技术要求,精心组织施工,按照国际、部标和企业标准进行施工,检查验收。
皮带机安装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