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内容嬗变.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36卷第5期 2013年10月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JournalofShijiazhuangUniversityofEconomics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内容嬗变俞世兰(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整体上看,呈现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集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经济价值观与政治价值观、物质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的辩证统一的特点。在经济方面,阐述了发展观、分配观、消费观和就业观的变迁;在政治方面,介绍了法治观和民主观的转变;在思想文化方面,对思想观、教育观与实践观的嬗变进行了释述; 在生态方面,揭示了生态价值观的涵义及演化过程。关键词:当代中国;价值观;意识形态;嬗变中图分类号:B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5-O117-04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由此可以看出:价值具有普遍性,是关系范畴,有主客体,实质是有用性。同时也间接揭示了价值的产生源于实践。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主客体才会发生相互作用。明晰了价值的含义,也就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包括价值的本质、功能、产生等。”价值观的获得是通过长时间的价值实践。需要注意的是,价值观不等于价值观念。它们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价值观是在价值观念的基础上生成的,是价值观念的中心内容。当代中国,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中国;从狭义上来说,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中的新中国。当代中国价值观,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国人对于社会价值的根本观点与看法。二、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一)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整个社会奉行一种价值观,其他价值观被忽视、批判、排斥。这体现在在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选择;在所有制形式上,坚持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式上,坚持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不关注个人价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变化等因素,使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征,打破了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局面。主要表现在: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上,坚持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所有制形式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价值主体多元化,整个社会不再以国家为唯一主体,个人也成为价值主体,个人价值得以承认。当代中国社会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多元价值观社会。(二)集体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的辩证统一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时刻接受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集体主义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将集体主义当做自己的行为标榜,将其放置首位,甚至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社会利益。它是一种极端的价值观,完全忽视了个人正当利益的获得,是一种“虚幻的集体主义”。改革开放以后,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内在统一的。当代社会提倡的是“真正的集体”。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一致性。一方面强调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强调个人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的责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内容嬗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yinyzha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