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讲座(三)
主讲:镇江实验学校
姚晓欢
审稿:袁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学
习《春望》和《夜雨寄北》这两
首诗。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
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
顿好,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
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思想内容
国都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
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
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
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
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
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
高兴,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
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
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
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
戴不了了。感时忧国、眷恋家人。
名句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深”:表面写山河依旧,草木
蔓生的情景,实际写出荒凉萧条,物
是人非的社会状况,饱含了忧国之情。
名句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
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
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
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
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
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名句赏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
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
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
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
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
古传诵的名句。
名句赏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
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
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
整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以至头发变白
而且又越抓越少,难以胜簪了。这一细
节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
界
主讲:镇江实验学校姚晓欢审稿:袁健【PPT-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