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器材:小车、带斜面的木板、毛巾、刻度尺
2、实验过程:(1)要把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目的:使小车刚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记录并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木板表面、毛巾表面)的滑行距离。
3、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推论: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1)
(2)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支持伽利略的观点)
三、惯性
1、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惯性大小只跟物体质量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受力大小无关。
4、利用“惯性”来理解“保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
§8.2 二力平衡
一、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
1、平衡力: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我们说这几个力
互相平衡。
(特别地,如果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还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称这
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
2、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F拉力和G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F支持力和G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课外延伸: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平衡力
相同点
大小
大小相等
方向
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区别
作用对象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共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没有时间关系
作用效果
一般产生不同的效果
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摩擦力
一、摩擦力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要互相接触;
(2)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2、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物体静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 物体静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
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没有摩擦力。 运动的趋势,所以有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物体静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 物体静止,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
运动的趋势,所以有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运动的趋势,所以有摩擦力,方向竖直向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