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定性鉴定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
坚硬岩
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浸水后,大多无吸水反应
末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片岩、硅质板岩、石英岩、硅质胶结的砾岩、石英砂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坚硬岩
锤击声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浸水后,有轻微吸水反应
;~微风化的;熔结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云岩、石灰岩、钙质胶结的砂岩等
软质岩
较软岩
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砂质泥岩、泥灰岩、泥质砂岩、粉砂岩、页岩等
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
;~强风化的较坚硬岩;;;
极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
;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
名称
结构面特征
结合好
张开度小于1mm,无充填物;
结合好
张开度1~3mm,为硅质或铁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结构面粗糙,为硅质胶结
结合一般
张开度1~3mm,为钙质或泥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结构面粗糙,为铁质或钙质胶结
结合差
张开度1~3mm,结构面平直,为泥质或泥质和钙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多为泥质或岩屑充充填
结合很差
泥质充填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于起伏差
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
Rc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采用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的换算值,并按下式换算:
Rc(MPa)
>60
60~30
30~15
15~5
<5
坚硬程度
坚硬岩
较坚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R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岩体完整性指数(Kv)
岩体完整性指数(Kv),应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岩组或岩性段,选择有代表性的点、段,测定岩体弹性纵波速度,并应在同一岩体取样测定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v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 Vpr——岩石弹性纵波速(km/s)。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
Jv(条/ )
<3
3~10
10~20
20~35
>35
Kv
>
~
~
~
<
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按表确定对应的Kv值。 Jv与Kv对照表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Rc的兆帕数值和Kv,按下式计算: BQ=90+3Rc+250Kv 注:使用上式时,应遵守下列限制条件: ①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v>+,应以Kv=+。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
基本质量级别
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
Ⅰ
坚硬岩,岩体完整
>550
Ⅱ
坚硬岩,岩体较完整;较坚硬岩或软硬岩,岩体完整
550~451
Ⅲ
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较坚硬岩或软硬岩互层,岩体较完整;较软岩,岩体完整
450~351
Ⅳ
坚硬岩,岩体破碎;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破碎;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完整~较破碎;软岩,岩体完整~较完整
350~251
Ⅴ
较软岩,岩体破碎;软岩,岩体较破碎~破碎;全部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
≤250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按下表确定。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表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
当根据基本质量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确定的级别不一致时,应通过对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必要时,应重新进行测试。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可按下式计
2021年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