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九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8九上·南阳月考)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玻璃破碎、干冰升华 B . 钢铁生锈、呼吸作用 C . 酒精挥发、牛奶变酸 D . 光合作用、蜡烛熔化 2. (2分) (2019九上·相山月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会议旨在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 . 禁止农作物秸秆燃烧,减轻对雾霾影响 B . 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 . 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减少酸雨 D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3. (2分) (2019九上·呈贡月考) 请指出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滴加试剂 B . 倾倒液体试剂 C . 取用块状药品 D . 加热液体 4. (2分) (2018九上·天津月考) 2017 年 5 月 9 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 113 号、115 号、117 号及 118 号四种元素的 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相对原子质量288 B . 核内有 115 个质子 C . 是金属元素 D . 核内有 172 个中子 5. (2分) (2020·菏泽) 如图是某有机酸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 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2:1 C . 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 . 该物质水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6. (2分) (2016·东营) 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4 B . 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 C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 . 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7. (2分)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 . 实验室电解水时,负极端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C . 生活中可以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 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 8. (2分) 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 O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B . 2C: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 . S2-: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 NH3: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