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节-汪曾祺的《受戒》.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节 汪曾祺的《受戒》
一、作者生平与创作
汪曾祺(192O~1997)  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汪曾祺出生在江苏高邮一个旧式地主家庭。1939年汪曾祺从上海经过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支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
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
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1980)和《大淖记事》(1981)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1997年5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二、《受戒》
《受戒》最初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的小说专号,随后获《北京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 汪老以他的《受戒》开始了自己的文学“新生”,也开创了新时期文学文体自觉的先声。
汪曾祺在小说落款处留下一句话,“一九八零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汪曾祺《关于〈受戒〉》:四十多年前的事,我是用一个八十年代的人的感情来写的,《受戒》的产生,是我这样一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的各种感情的一个总和。我要写,我一定要把他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小说创作背景:
当时思想界、文学界开始关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汪曾祺是一个随和、散淡、热爱生活的人,他认为“文革”有很多压抑人的东西,应该恢复人的天性。他以老年人的平和散淡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回忆往事。
小说内容:
A、明海和小英子朦胧的爱情是主线,这种爱情是自然的、健康的,如田野的春草,无拘无束的萌发;
B、描绘一幅勤俭质朴、自在闲适的风俗画。由三方面构成:一是江苏北部里下河地区特有的丰饶而美丽的水乡自然风光;一是农家勤俭有序而又自足悠闲的田园生活;一是充满世俗气息的寺庙生活。
1、主题意蕴:
小说通过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描写了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表达了作者对原始淳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和批判。
2、艺术风格:
作品在文体风格上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将散文笔调和诗歌的意境营造手法引入小说创作,以纯朴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原始浑朴的南方水乡生活的诗意化图景,形成了一种清新独特的田园抒情风格。

第二节-汪曾祺的《受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423 KB
  • 时间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