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 《三个儿子》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时:第二课时 
提供者:周凤枫
单位: 武官寨镇后屯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已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基于这样的分析,我让学生认读三位妈妈的对话。充分感悟妈妈的辛苦从而引导学生对比三个儿子的表现,我把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作为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课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学生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语感较好,把课文读流利不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我把指导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人物角色朗读方面,进入角色朗读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朗读,体验阅读的乐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读为主: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写结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创编,让学生在结合课文的学习中去创造,去延伸,去书写自己的感受。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节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课件创造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搭建思维平台;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让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3、理解老爷爷华的含义,升华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生活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复习生字、词语。
真诚的表扬:哎呀,小朋友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能解决了,真了不起。
创设生活情景:同学们,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学生自由表达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学生自由表演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学生相互交流
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

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6-17